返回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北宋文物造假工程  我的系统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鼓有功,得到朝廷诸多封赏,并获得一整套石鼓文拓本。
    至此,10面石鼓终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却仍在继续。
    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士”的宋徽宗,是北宋王朝的又一个书画皇帝。
    在对待石鼓的问题上,他不仅继承了先王宋仁宗的痴迷,更多了一重溺爱。
    公元1110年,“作原石鼓”被运抵京城后,10面石鼓便被正式移送至太学之内保存。
    随后,又被他搬进了保和殿朝夕相伴。
    日后,宋徽宗居然突发奇想,下令在10面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为其装了金身。
    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押解到东北荒原之中囚禁。
    而10面石鼓,则因鼓身被填注的黄金,而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着被掠的徽钦二帝北迁。
    石鼓被运到燕京后,不甚了解中原文化的金人,并未发现其价值。
    他们只是剔去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便将它们丢弃荒野。
    至此,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直到公元1234年,南宋和蒙元的联军攻破燕京,随军而至的御史大夫王檝,于机缘巧合之下。发现了掩藏在废墟之中的10面石鼓。
    王檝出身于凤翔虢县(今BJ市陈仓区),与石鼓同根同源。
    他将其保存于孔庙之中,并请专人看护。
    而后的元、明、清3代,石鼓一直没离开过神都。
    然而,10面石鼓在神都的安稳日子,只持续到上世纪30年代。
    霓虹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10面石鼓随着故宫的国宝不断迁徙,在金陵短暂停留后又被艰难地运送至重庆。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