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零三十二章开片完美、釉色自然  我的系统不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厚釉南宋官窑瓷,要上二三次甚至四五次釉,前几次上釉后,都要在800℃左右的低温下烧釉,称为素烧,最后一次在1230-1270℃高温下烧制成瓷。

    现代南宋官窑在窑址发掘中,发现了低温素烧炉和低温烧制后没有继续上釉的废品。

    多次上釉是为了使釉有如玉般的温润质感,并能遮住深灰的胎色。

    有的南宋官窑瓷的胎子中,由于掺有紫金土,而胎色为深灰色。

    从硅酸盐方面看,青釉瓷有草木灰釉,石灰釉和石灰碱釉三种釉。

    原始青瓷上的釉是草木灰釉,其特点是釉层不匀,东汉到北宋时期的青釉是石灰釉,釉较原始青瓷的匀净,但玉质感不强。

    南宋官窑开始有石灰-碱釉,其釉质如玉般润泽。

    釉的主要组成是用瓷石,配成的浆水和釉灰。

    青釉中的助熔剂(氧化钙)主要由釉灰提供,在配釉时,如果减少釉灰的用量,釉中氧化钙的含量就会降低,氧化钾、氧化钠含量的比例则相对提高,钾、钠是碱金属元素,所以称这种成分的釉为石灰-碱釉。

    钙元素减少,就相对减少了助熔剂的量,在烧制过程中,釉就不容易因充分熔融而明显流淌,产生堆在圈足上的现象,而且这样烧制出的釉,质感温润如玉。

    7017k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