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五章 相反相合 无心有心  万法无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少叙之后,席榛子翩然退却。

    到了该做一了断的时候了。

    荀申长身而起,毫不犹豫的信手一挥,七瓣莲花骤然显现,正是他在利大人面前所展露过的手段,静待席榛子来攻。

    此着一出,七息之内,必有结果。

    席榛子双目一凝,立刻窥出这一式的奥妙。

    她的反应,没有丝毫犹豫。

    却见她纤纤素手向上一扬,宝树之形一闪而逝,旋即两张尺许长短的青色、百色符箓已被夹在席榛子食指、小指之间,轻轻一抖后无风自燃。

    然后整个空气立刻变得活络起来,仿佛龙归大海,鱼翔浅水。在此符营造的情境之下,无论攻击速度、应变之灵活,都要大大增强!

    另一道符箓的光华,却是凝结于席榛子指尖,俨然自身无限锋芒所汇聚的实体。

    这是圣教之“符道”。

    与此同时。

    席榛子身躯宛若风中荷叶,前后轻轻一阵摇晃;本身气机之茁壮,又猛然拔高一截!

    这分明是圣教之“丹道”的手段。

    只是与丹道本元、本身先行伤损之后再重新复振的“恢复”之法相比,此法门在席榛子手中增加出一重变化,在本身完好无损时增益己力,显然令此法门的主动性、实用性跃然攀升。

    圣教道法神通之中的两大瑰宝,如今在席榛子手中融为一体,同样也是更进一步的坚实根基。

    按理说两种外力之法门同时动用,实则稍有违碍;席榛子之所以能成,正是因她身上那一层微妙神道增幅的缘故。

    电光火石之后,席榛子身躯当空一旋,猛地扎了过来!

    荀申的这一门七瓣七息防御法门,所应对之法无非两种。

    一是迎难而上,断然在七息之内将荀申斗倒;但此法门既然如此布置,自然会做好充足的防备。如此策略,似乎有落入彀中之嫌。

    二是审敌虚实,沉心静气,在试探之中寻得此法的破绽。

    如此做弊端同样明显——因为七息时间实在太过短暂,若不能在审敌之道上有所收获,又白白耽误了时间,那么等于自己将荀申这神通的破绽和机会让了出去,到时候后悔莫及。

    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并无一定之论。

    荀申眸中光华微微一动。

    在两种方略之中,他自然能够猜到,席榛子的性格,当是采用直接破局的方案可能性更高。

    不止是席榛子。当世第一流的人物面对他这一式七息法门的投石问路,谁会选择第一种方法,谁会选择第二种方法,荀申大致心中有数。

    但是似席榛子这般,毫无压力、甚至连“奋发一搏、激励勇气”的心理建设过程也完全看不见,视近身搏杀的孤注一掷如理所当然,恐怕除了她之外,也罕有人能够做到了。

    荀申做出应对。

    他大袖一卷。

    围绕荀申远近之域,似乎形成一道淡淡的旋涡,无形无相,但莫名有一种难以阻挡的吸附之力。同时荀申之身形,也变得若虚若实,在土黄色和玄色之间,反复变幻。

    席榛子看似是近身搏杀,但是经过两重增益之下,气机感应也敏锐无比。

    她立刻觉察到,自己推波斩浪、力在外缘的一线气机,已莫名被那一线“旋涡”化去了。

    消化、吸收敌手法力的神通在修道界中并不罕见;但是敌手法力愈纯,此法便愈难奏效。在双方这一层次的交手中,依旧成力的化气法门,委实极为罕见。

    若仅仅是一线也就罢了。

    这看似无形无相的吞噬之力,极有可能是一道无底洞,是荀申弥补“七息”的杀手锏。

    荀申仪态好整以暇,只是毫不掩饰神色中的期望之意——

    你会作何选择呢?

    上一阵与利大人的交谈中,其实荀申有所保留,并未全说实话。

    因为荀申的心意运筹,已经到了另一层次。

    穷极万变之后,自有返璞归醇之心。

    说来外人或许不信,其实荀申所走的真正路线,并不是什么“投石问路”、利用七息时间迫使敌人快速的做出策略选择之类,从而占据博弈的上风。

    荀申所行之道,恰恰是利大人的建议——设法采用其余的防御法门,将七息破绽彻底补足,从而令这门神通,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防御大神通。

    与杜念莎运筹参研十余载,所得二法,其中之一是七瓣七息防御法门,另一道便是眼前这微妙的旋风气机了。

    但有一件事不得不提。神通组形、关联变化之间的学问,深不可测。纵然是亲身精研法门的荀申、杜念莎二人,也只是事先对于即将成型的神通大类——譬如属于攻击、防御、陷敌等有一宏观把握;至于神通的具体妙用如何、缺陷如何、特性如何,非得等成型之后,再度返照内心。

    换言之,这和照着图纸建筑房屋,是完全不同的。

    造化弄人处就在这里。

    荀申之本意,是换一种心境,建立一种硬碰硬的不变法门;但是这门神通成型之后,却大出荀申意料。

    原来,这门名为“神蟾吸水”的神通,正是以吸人法力的特殊手段,实现防御之妙用。

    但是这吸摄之力的上限,却不在于己,而在于敌。神气感应之下的敌手法力有多少,这吸摄之力的上限便是多少。若是敌手全力以赴、毫无保留,吸摄之力将敌法力吸摄殆尽后自然会迎来否极泰来的变化。

    不但神通之象瓦解,而且所吸的大部分法力,依旧会还于敌身,大致是双方两分的变化。

    看似对方即便走出正解也不算亏;但更重要的是,整个过程在一息之内便能完成。换言之,此法抵挡七息的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