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的确有这么一个故事。可是这跟取经有什么关系。”如来不解道。
“三个和尚的故事听起来简单,实则映射的是管理学的基础,那就是职责分明。
试问唐僧出事,谁负主要责任?
是孙悟空?猪八戒?还是沙僧?抑或是观音?”
文殊道。
“应该是孙悟空吧?”如来道。
“不对,唐僧出事的时候,孙悟空不是去探路就是去化缘,几乎都不在现场。”文殊道。
“那应该是猪八戒或者沙僧吧?”如来道。
“你知道他们两个怎么想的吗?
他们一个牵马,一个扛行李,安保问题应该是孙悟空负责,况且孙悟空战力最高,理应由他负责。”文殊道。
如来一听默默点头。
“看到了吗,这就是职责不分明的后果,出了事谁都不负责。
这样的队伍能不出事吗?
唐僧遇害还是偶然吗?”文殊反问道。
“你说的很有道理,观音平时看上去精明干练,为何在这件事上这么糊涂。”如来道。
文殊一听,邪魅一笑。
“释尊可曾听过一句话?忧在外者攻其弱,忧在内者攻其强。”文殊道。
“此话怎讲?”如来问道。
“此话源自道家经典,释尊不知也很正常。
但我和观音妹妹却非常清楚。
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是:为将者,倘若威胁来自国外,那就应该攻打弱国,通过战争胜利彰显国力,从而起到威慑敌人的作用。
倘若威胁来自国内,那就应该选择攻打强国,攻打强国自然是败多胜少,这时候为将者就能不停地要钱、要粮、要兵、要将,继而扩充军力,即便国内的对手知道这样下去,只会让你更加强大,他也毫无办法。甚至于还要跟你同仇敌忾。
观音妹妹又何尝不是将西游取经当做自己的筹码,好在释尊这里捞取更多的政治资本。”
文殊道。
如来一听,眉头微皱。
“可是……,观音的内忧又是谁呢?”如来不解道。
“释尊常在雷音宝寺,可能有所不知,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就知道观音忌惮的到底是谁了。
传说,有一位老者仓中无梁,想要祈求佛祖赐给他粮食,于是他四处打听应该跪拜哪位菩萨。
有人告诉他,文殊菩萨大智,观音菩萨大悲,普贤菩萨大行,地藏菩萨大愿。
于是老者就选择大行普贤菩萨。
释尊知道普贤菩萨修的是大乘佛教,宗旨便是:自觉觉他,修行者不但自己要有智慧,更要帮助他人获得智慧和解脱,所以普贤菩萨看到世人受苦受难,就会劝对方发愿修行,以求脱离困境,所以说普贤菩萨大行。
老者跪拜完普贤,普贤也大抵知道了老者的诉求。
于是普贤问道:老丈家中可曾受灾。
老丈说:未曾受灾。
普贤又问:可曾遭到抢夺?
老丈说:既无强盗也无抢夺。
普贤一听,回答道:贫僧知道了,老丈你可以回去了,我会许你半仓米,但是从今以后你要勤于劳作不可偷懒。
老丈回去后,很快就把半仓米吃完,于是他又想到了菩萨。
这一次他没有去找普贤,因为他觉得普贤太过小气。
这一次他求得是观音妹妹。
观音见老丈饿的皮包骨头,心中一软便将他家的粮仓堆满。
老丈回去后见到粮仓殷实,逢人便说:观音菩萨真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啊。
从此以后,观音的美名便在民间传来。
释尊若是不信,可以到下届考察。
看看老百姓是不是只认观世音。”文殊道。
如来听完默默点头,老百姓只认观音菩萨这一点,他早就有所耳闻。
他原本以为是观音广结善缘,没有想到竟然是观世音胡乱布施。
“释尊,普贤不仅是四大菩萨,更是华严三圣之一。
观音挖她的墙角,她能不记恨?
被普贤菩萨这样的角色记恨,观音能没有内忧吗?”文殊煞有介事地反问道。
殊不知,她自己也是四大菩萨之一,更是华严三圣之一。
“原来如此!”如来恍然大悟。
“观音这厮死不足惜!
文殊,关于西游取经一事,你还有什么建议?”
如来终于认清形势,不再纠结观音的生死。
“小僧觉得想要加快取经进度,就必须要换人?”文殊道。
“换人?”如来。
“没错换人,必须要把孙悟空换掉,这个猴子与观音交情太深,如果他知道观音被灭,那他一定会消极怠工。
如果这样,西游取经的进度就会没有保障。”文殊道。
“可是……,西游取经的名单早就跟牛鼻们商量好了。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