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 成了画中人  我本无意成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道人默默把手又收了回来。
    一盆饼还剩三四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带在身上,中午也吃它。
    道人很快挎上褡裢,关门出游。
    穿城而过,往东城门而去。
    出了东城门,地势看起来与西城门差别很大,远处有许多大山,山顶隐约可见烽火台,虽然还离得很远,可已能看见满山的杏花了,将这连绵的大山都染成了杏花的白粉色。
    一条黄土路通往远方。
    如吴女侠所说,果然有很多人去城外赏杏花,尤其春闱结束不久,许多学子都还留在长京,这些学子既有雅兴,又有空闲,三五结伴,成了出城赏花的主要人群,一路都是他们谈天说地的声音,不乏疏狂大笑者。
    无需辨路,跟着人群走就行了。
    猫儿迈着小碎步,走在前头,只在停下来等他的时候,才张开嘴打个呵欠,又晃一晃脑袋,保持清醒。
    “三花娘娘困了吗?”
    “不困。”
    “到长山还要走一会儿,要不三花娘娘到褡裢里来吧。”
    “好~”
    宋游取下褡裢,放在地上,猫儿就乖巧的钻了进来,任他提起。
    这褡裢也是前几天才在长京做的,并非缝在被袋上的那个。不过相差不多,这个褡裢有两个兜,一个兜用来装些铜钱和随身小物件,另一个兜便用来装三花猫,可以说是为了接送她而特制的。
    道人慢慢向前,赏着春光。
    猫儿很困,却也把头从褡裢里伸出来,眯着眼睛打量世界,时而仰头看道人一眼。
    一路除了学子们,也还有不少士人,乃至女子,已婚未婚都有,有的有随从跟着,有的只是几名女子结伴出行。
    也可窥得几分大晏的开放。
    记得月初时来长京,虽然已然开春,但未过惊蛰,路边野草仍是去年冬天留下的枯黄色,如今再出城走一趟,接近春分,已是满目春山。
    停下脚步时,已到长山脚下。
    杏花开得最好的这座山,就叫长山,也是从城门口看去最高的那座山。
    从长京到长山有二十多里路。
    出城踏春赏花的人,赶早出发,带上行囊悠悠闲闲往长山走去,刚好中午找一片草地铺开布巾,坐着吃点东西,喝点小酒,赏花吟诗,到下午的时候正好回到长京城,过完这个时代美好的一天。
    也是因为长京士人文人都爱去长山赏花,前朝就已经由朝廷拨款,在长山上修了阶梯、长廊与亭舍,以方便大家爬山歇息。
    道人一路走来,花草无数,周边山坡上也不乏桃花杏花,可走到长山脚下,仰头一看,才觉得此前看的杏花都太稀疏太平常,才知晓为何那么多长京人走这么远也要来这里看。
    “我们到了吗?”
    猫儿的声音很小很小,怕被人听见。
    “到了。”
    “放我下来。”
    “不困了吗?”
    “我也要看花~”
    “好。”
    道人便把猫儿放下来。
    不知是困还是在褡裢里蜷缩久了,落地之时走出几步,竟还偏偏倒倒。
    道人摇头笑笑,迈步往上。
    只见长山险峻,本就是长京天险,翻过这座山,后边的山上便有军队驻扎。而长山陡峭之处怕只有猿猴才能爬得上去,山石裸露,可这么险峻的山峰上却长满了杏花,如此之多,一丛又一丛,将连绵的群山都染成了白粉色。
    未见过的人恐怕难以想象。
    历代战争,不知多少将士曾在此处与敌搏杀,跌下悬崖,而在这被鲜血侵染、埋骨无数的土地上,竟开出了如此美丽的花。
    一条长廊从山底盘到山腰,又从另一处下来。
    路旁有人赏花,有人吟诗,有人作画,有人饮酒,有人闲谈,也有人背着背篓,装着煮熟的食物,在山间上上下下不辞辛劳,卖与闲人。
    人也来此,妖也来此。
    有爱猫之人逗弄三花猫。
    有向道之人请道人饮酒。
    还有人拦住他想要算命。
    三花猫真是太困了,边走边打呵欠,摇摇晃晃,却又要强得很。
    ……
    山腰某处亭子中,有人正欲作画。
    拿笔的女子戴着面纱,既有遮住面庞也有防晒的作用,出行的许多贵家千金都这样做,身边一个侍女一个随从,亭中石桌上铺开画纸,墨砚和颜料都已经准备好了,本打算画眼前近景,亭柱瓦檐,探出的一支杏花,也算美妙,可不经意的一瞥,却瞄见了另一边。
    一个年轻道人,一只三花猫。
    三花猫的脖子上有一根细细的红绳,挂着一个木质的小饰品,看起来格外乖巧。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