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二章 百舸争流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  对于未来的发展,陈望早在南下之时便已经是筹划好了一切。



    “南边的情况怎么样了?”



    如今的情况和历史上原本进程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张献忠没有攻破白土关,也没有进入到兴安境内,所以他进入四川路线因此变长,进度比起历史上要落后不少。



    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合兵进入四川之后,不久便分道扬镳。



    张献忠带领精锐嫡系兵马绕巫山、过奉节、经由云阳直驰夔州府西部。



    川东此时因为接连被杨嗣昌抽调兵力,兵力空虚不足。



    张献忠一路势如破竹,接连击破川兵的布防,川东的军兵只能是保守大城坚守不出。



    而罗汝才则是抓住了空袭,带领兵马通过了没有设防的巫山以东,直奔荆州府的巴东而去。



    杨嗣昌早先命令邵捷春阻止流寇东入荆州府,但是邵捷春为守川东,却并没有奉令。



    当时依照朝廷法令,丢失城池,巡抚就要获罪。



    杨嗣昌的计划是主动让贼兵进入四川,以四川为牢,钳制流寇。



    这对于杨嗣昌来说确实有利,但是对于在邵捷春看来,这个四川巡抚来说,一旦流寇连破城池,造成杀戮,他这个新上任的四川巡抚便要因此丢官去职。



    邵捷春不听号令直接导致了罗汝才转道进入荆州府内。



    此时的荆州府中,明军只剩下了杨世恩、罗安邦两营刚过四千的兵马。



    这些都是十一月上旬从南方送来的情报。



    陈望这段时间一直忙于整编部队,还有处理汉中府内部的事务,分心无暇。



    所以让陈功帮忙注意着南方的情况。



    “十一月中旬之时,罗汝才转道进入荆州府内,大掠巴东,尽杀当地士绅。”



    “最新塘报,罗汝才已领大兵进抵兴山,远安一带,占山为营,划地为垒,兵锋直指夷陵。”



    “兴山?”



    陈望双目微凝,如今荆州府的情况和历史上相差不大。



    罗汝才领兵挺进荆州府,杨嗣昌命令湖广副总兵杨世恩及荆门守将罗安邦领兵救援。



    只不过此时罗汝才的身旁并没有惠登相在。



    惠登相历史上几经反叛,但是因为自己的介入,如今的惠登相老老实实的没有反叛,甚至还跟着北上勤王,后面和陕西的兵马一起返回陕西,并没有和罗汝才一起反叛。



    现如今惠登相正在郑崇俭的手底下任职,跟随着郑崇检一起平剿河南的动乱。



    罗汝才这一次没有惠登相的助力,但是恐怕还是能够击败杨世恩和罗安邦。



    毕竟杨世恩和罗安邦两人的麾下的兵马只有四千,终究还是太少。



    他们没有半点的可能挡住罗汝才。



    “张献忠现在在什么地方?”



    罗汝才很长一段时间都会盘踞在荆州府内,所以现在罗汝才并不重要。



    比起罗汝才,陈望更关心的是张献忠如今在什么地方。



    “最新的消息是在五日前,张献忠所部已经过开县,往开县以西的新宁迈进,沿路川兵不能抵挡,皆被其所击破。”



    “开县、新宁。”



    陈望眼眸之中精芒闪烁,在崇祯十二年秋冬到崇祯十三年春这一段,张献忠和罗汝才重新举起义旗的时间,他了解的并不多。



    他只记得罗汝才在荆州府大败杨世恩和罗安邦,致使湖广巡抚方孔炤因此去官免职。



    而张献忠则是自兴安撤围后,便奔走入川。



    在十三年的正月先在拘平关为左良玉所败,后在四川的夔州府太平县境的玛瑙山又被左良玉所围。



    陈望只记得这几件大事。



    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的事情都得到了改变。



    但是看起来,张献忠和罗汝才两人的计划并没有因为他的干涉而改变太多。



    张献忠现在领兵直奔夔州府的西部,便是再度做出一副进入汉中府的势态,以此将杨嗣昌的注意力再度吸引过去。



    而罗汝才也在荆州府打的风风火火,吸引杨嗣昌领兵进击。



    陈望抚摸着手中的玉韘(shè),目光也随之投向了前方不远悬挂着的三府舆图。



    因为他的介入,左良玉如今仍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总兵,并没有挂平贼将军印。



    挂平贼将军印的是人是他,负责镇守汉中府的人也是他。



    现在陈望占据的位置,就是历史上左良玉所占据的位置。



    历史的走向早在这一刻,便已经是将会走向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舆图之上的山川地势在陈望的眼眸之中变幻。



    城池和关隘也随着陈望目光的游离而变化。



    “太平县……”



    陈望凝视着舆图,他不可能让张献忠领兵进入汉中府内,到时候必然会有一仗。



    不过与历史上不同是,历史上因为起初川东兵力薄弱,张献忠一路势如破竹没有遭遇多少的抵挡。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