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九十九章 时代  风起明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校场之上,旌旗如林,劲风吹袭而来,带起无数猎猎的响动之声,汇聚成恍若海潮一般的强音。



    陈望端坐于高台之上,目光向着炮队所在的方向投视而去。



    二十二门三斤炮,七门五斤炮,两门七斤炮,呈一字排开,都已经是架设完毕。



    火炮旁边的炮兵此时正在有条不紊进行着校准的工作。



    张令的座位被安置在陈望的右侧。



    对于火炮张令并不陌生,他已经打老了仗。



    小到轻型一个人便可以搬动的小型虎蹲炮,大到需要十多匹战马拖拽的巨型红夷大炮,各种形制的火炮,张令不敢说全都认识,但是认出七八成的火炮绝对没有问题。



    但是如今摆放在校场的这些火炮,却是怪模怪样,无论是牵引着火炮的牵引架,还是架设火炮的炮架。



    摆放在怪模怪样炮架之上的那些火炮依稀能够辨别出形制,看起来很像是红夷炮的形制,但是又有所改动。



    张令心中疑惑,迟疑了一下,最后还是选择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陈帅麾下的火炮好像和其余营镇所用的火炮大为不同,这些火炮似乎都是同一种火炮,看起来像是红夷炮,但却又不像是红夷炮,不知道陈帅可否示下这到底是何种火炮?”



    如今明军之中装备的红夷大炮仿制的是欧洲的舰炮,也就是那种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前膛加农炮。



    实际上由薄珏制作的火炮,同样也是属于前膛加农炮,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薄珏改变了铸造的工艺,使得其变得更轻,射程也要更远。



    同时因为有陈望缘故,现在军中的火炮装备的正是十九世纪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炮兵所使用的炮架和牵引车。



    为了适应新式的炮架和牵引车,因此火炮的外形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张总兵慧眼如炬,这些火炮其实仍然归属于红夷炮的范畴,只是为了时宜作战,所以外观形制有所改变。”



    陈望笑了一笑,为张令解释道。



    “无论是面对流寇,还是面对北虏建奴,火炮都至关重要。”



    “在辽东所用的红夷炮多为城防炮,架设于城墙关楼之上,虽然威力巨大,射程极远,但是炮身沉重,调转困难,只能用于城防。”



    “建奴用红夷炮作为攻城利器,在围城之后,将大口径的红夷炮拉至城下,催城破墙。”



    “这确实是红夷炮使用的两种方法。”



    陈望抬起手,指向下方的炮兵阵地,言道。



    “但是我认为红夷炮不仅可以用于守城和攻城,也能用于野战。”



    “野战对敌除去伏击之外,多是正面对决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排布军阵相互绞杀。”



    “夫战,勇气也。”



    “红夷炮一炮下去,便可洞穿一阵,恍若犁地一般,致使敌军心胆俱寒,白土关一战,诸位应该都已经见识过了吧?”



    张令双目微眯,心神因为陈望的言语而带入其中,他想起了就在前不久的白土关之战。



    关墙之上数十门火炮齐齐开火,炮弹砸入流寇的大阵之中,那些原本如日中天声势惊人的流寇,士气在一瞬之间便快跌落到了谷底。



    坐在陈望左侧的马远山和马玉瑛两人也是皱起了眉头,陷入了沉思。



    白土关一战,他们自然也是看到了火炮建功的场面。



    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若是他们领军遭遇到火炮的攻击,恐怕麾下的军队比起那些流寇表现也好不了多少。



    “红夷炮若是可以用于野战,确实能有大用,只是红夷炮不便于运输调用,陈帅却没有遇到这方面的难题,莫非就是陈帅口中所说的炮架和牵引车解决了这一问题?”



    张令转移目光,望向校场,炮架他知道,但是对于陈望所说的“牵引车”却是闻所未闻。



    “正是如此。”



    陈望没有避讳,直截了当的点了点头。



    “张总兵还有两位游击应该看到了,那些战马之后拉着车轮,牵引车身就是一组大型的车轮,直接由战马拖拽。”



    “我设计的炮架,只需要抬起后部支撑地面的部分,便可与直接架在牵引车上,使得火炮可以被战马轻易的拖拽运输。”



    无论是炮架还是牵引车的设计,都是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军队的配置和设计。



    这些配置和设计,都是历经了无数能工巧匠,大量的时间沉淀,经历了实战的检验,最终集大成的产物。



    拿破仑战争时期已经是十九世纪的初期。



    现在还只是十七世纪的中叶之初,两者之间相隔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自然是遥遥领先。



    张令只是微一思索,便已经是感觉到了其中设计的精妙,不由赞叹道。



    “陈帅才学过人,竟然能想出如此巧绝天工之设计,当真是让人佩服不已。”



    陈望淡然一笑,承了张令的夸赞。



    “先看演武吧。”



    陈望抬起了手,今天他到校场上来自然不是为了闲聊的。



    随着陈望的军令下达,高台之上的旌旗应声摇动,紧接着校场之上便已经是响起了低沉的角号声。



    角号声止,下一瞬间恍若雷霆一般的鼓声在校场之上响彻。



    三阵三千余名军兵齐齐应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