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倾国之力  寒门宰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寒风卷过贺兰山麓下的定州城。

    作为陪都的王殿,自是不如兴州府的王殿,说起来不过是看起来规整的屋舍罢了。

    烛火摇曳,映照出党项王妃,契丹公主耶律南的容颜。

    耶律南怀抱襁褓中的婴儿,显是忧心忡忡。

    不久马嘶传来,却见宫门落锁。

    数百骑抵至殿内,耶律南命侍女抱走婴儿,自己迎了出去。

    但见火把照耀下,李秉常那阴晴不定的面容。

    耶律南心头剧震——此刻国主本该亲率大军在鄜延路前线。

    耶律南忙迎了上去,欠身行礼道:“陛下!”

    “陛下不是督师在鄜延路下,为何擅离大军返回王城!”

    党项素来有国主亲征的传统,主帅丢弃大军,擅自返回王城,这是一等很危险的行为。

    耶律南当即尽到自己职责,劝谏李秉常。

    李秉常疲惫地看了耶律南一眼道:“宋境快马送来的密报……”

    耶律南看着李秉常握着马鞭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章越复相了!”

    “魏公重掌大宋都堂.“耶律南低声喃喃,

    李秉常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元丰五年平夏城之战的惨烈景象。

    三十万党项精锐经此一役,折损殆尽。

    如今已过了四年,他虽殚精竭虑但一直无法恢复元气。

    平夏城下没去的精兵良将,那是从李元昊称霸天下几十年党项所聚集,兵卒和战马补充,但强弓硬弩,铁甲利剑却不易得。

    这一切都是章越任相所至,还有凉州,兰州的丢失,也是章越任相时所为。

    万幸后来宋朝天子急功近利罢了章越相位,永乐城之战后令党项稍稍缓了口气,但仅仅只有两年,章越再度复相。

    如今此人再度执掌权柄,岂会放过灭党项良机?

    国事飘摇啊!

    “陛下?“殿下的耶律南小心翼翼抬头,“臣妾便不信,大宋换了个宰相,就真能灭了咱们的国。”

    “章越为相,最擅'以战养政'!“李秉常摇头,“大安年来,他在熙河路筑城屯田,步步紧逼;元丰时又搞'浅攻进筑'……偏偏本朝精兵良将对此束手无措。”

    “最恨章越的心腹蔡京见本朝使节时,公然称言,本朝将进兵之法张榜帖书在兴庆城墙下,尔党项国上下也没有一人可以破解。”

    耶律南大怒道:“南朝欺人太甚,竟这般侮辱于我大白高国!真当国内无人吗?”

    “这也不是侮辱……”李秉常无奈道:“本朝经年老将,甚至连汉人文臣中出类拔萃者,也无从破解。”

    “他们说……唯一的办法!”

    耶律南睁大了眼睛问道:“唯一办法是什么?”

    “便是散布谣言,离间宋室与前线大将的关系。”

    耶律南凤目圆睁道:“宋主岂会如此昏聩,自毁长城?”

    李秉常苦笑,宋朝就是这般平平无奇的战术,二十里一堡,五十里一寨,百里一城。

    “自元丰年起,章越为相后便是这般战法,将水草丰茂,适宜屯垦的地方占住,宋军占住水草丰茂处,修城掘壕,逼我军攻坚。十年如一日,”

    有时候甚至宋军城寨都修到党项城墙下了,宋军就是不攻,非要一圈一圈地挖沟堑,修堡垒,等着你出兵来打。

    元丰年后章越为相后,宋军就如此在泾原路葫芦川大道及天都山一线,如此步步推进。

    战术十年不变,唯一的变的就是宋朝操持这等土木之术,越来越熟练。

    经过几次大战后,宋军也变得越来越擅守。

    党项名将不乏的战术就是诱伏,当年好水川等战就是如此,但现在宋军从不冒进,每日只行进三十里至四十里,天才刚过午就立寨修营。

    无论你如何搦战就是不出。

    看得党项众名将们都是望敌兴叹。等到宋军一步步修到你眼皮子底下时,党项兵最后忍无可忍率军出击,结果一败涂地。

    等到你以为宋军就这么困守时,他又能时不时的骑兵出击,打你两下。

    李秉常对耶律南道:“今日我连夜回定州,就是要告诉你,速请你书信一封去大辽,禀告你父皇就说南朝要效法唐太宗灭突厥旧事!“

    “灭我大白高国!”

    耶律南吃了一惊。

    耶律南是契丹公主,但却是宗室之女。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看不起党项,更看不上李秉常,不会将亲女嫁给党项。

    但耶律南到了党项后,却以耶律洪基之女自居。

    耶律南毫不犹豫道:“臣妾既嫁陛下,自当与大白高国共存亡。”

    李秉常看着耶律南如此欣然,道:“我愿立即将察哥立为太子。”

    李秉常本要以此作为交换的筹码,但耶律南如此答允,他也没有必要掖着藏着。

    现在只有辽国能救党项,这唯一出路。

    耶律南听了目光一柔,她想到了还在襁褓中的察哥。察哥虽不满周岁,但李秉常如此急切立对方为太子,不仅表露了对辽国的忠诚,更也是对他们母子的深情厚谊。

    “明年便行册封大典,立察哥为太子。”李秉常坚定地道。

    耶律南道:“陛下,父皇一定为我们主持公道。”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