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七十三章 东王无所不能  红楼从辽东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来抵抗。
    反而因为日本慕强的风气,不易投降强者为耻,反以为荣,倒是不少的大名想要归顺东藩。
    不过因为东王的行径,许多大名内心忧虑,担心自己的下场。
    唐晏乾参考父亲治理中国的做法,先拉拢一切可以拉拢的势力,等站稳脚跟手再治理,于是派遣使者联系各地的大名,保证大名的地位,终于获得了部分大名的投靠。
    为了获得东王的信任与保住自家的地盘,不少大名派出军队加入东藩军。
    任何事物脱离不了自然道理,凡此种种原因,东藩军在日本的攻势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北海道的军队,是对幕府军的敲打,也是悬在他们头上的刀,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倒幕军的大本营在南方,一边要防备幕府军,一边要撤回主力,可谓磨难多多。
    最重要的是倒幕军被东藩封控多年,早已残破不堪,粮食连军队都吃不饱肚子,哪里有日本百姓吃的。
    每年的秋收,倒幕军都会四处抢粮,让农业更加凋零。
    “日本已到了末世啊。”僧人们到处宣扬,把问题归咎于世道,让百姓们没有反抗的想法。
    而且百姓们也无力反抗,多少的人饿死,活下来的人成为了鬼。
    东藩军有部分金江军的痕迹,脱离了将军的压制,那些受蛮族的影响的思想,在东藩开始焕发起来,终于成为了杀戮机器。
    每到一地遇到反抗的,城破后会遭到屠城,上至大名下至百姓,寸草不留。
    用了三月拿下中国,而近畿只用了两个月,倒幕军连败两次,被杀死杀伤数万人,俘虏七万余。
    关东一带已无兵力抵抗东藩军,各城池不敢抗拒,望风而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杀!”
    东藩军杀红了眼,投降归顺不及时都会迎来屠刀。
    二十万大军犹如蛮人。
    他们从南杀到北,谁不听话,任何值得怀疑的人,都活不到明天,唐晏乾终于露出了獠牙。
    已经稳如泰山的东王,手里掌握二十万大军,哪怕是刘承敏也影响不到他的军权。
    父皇太过假仁假义。
    唐晏乾不太认可父皇的仁慈。
    父皇虽然懂得人心畏威而不畏德的道理,却始终抱着仁者无敌的思想。
    对待外族谈仁德,岂不是对牛弹琴。
    在他看来,古人说的才是至理名言,把自己当中国人的才是自己的族人。
    否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都不认为自己是大顺人,抱着自己种族的观念,谈何一心呢,不过是弱小时候的伪装罢了。
    现在大顺强大,所有人都要接受自己是大顺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否则就是未来的隐患。
    对于嘴上说自己是大顺人的外族,唐晏乾从来不会深信,只要引起他的怀疑,就会有身首异处的下场。
    十余年的时间,唐晏乾控制了全藩,再也不用掩藏自己的心意,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打造一个全新的东藩。
    自己是父亲的长子,不会弱于弟弟们,是唐晏乾深深的自傲。
    既然自己不能带领中国,他就要带领出一个强盛辉煌,举世无双的东藩。
    就这样。
    一个思想上文明,而行动中野蛮的东藩大军,在唐晏乾的带领下,二十万铁骑让日本各地瑟瑟发抖。
    人们争先恐后的要归顺东藩,生怕自己落于人。
    而光加入不行,唐晏乾制定了几十页的规章制度,说中国话,穿中国衣裳,言行以中国自豪,追捧中国历史……
    手段极其的粗暴,结合了蛮族,朝鲜,大周,西方无数的思想,唐晏乾选择强者无敌的想法。
    胜利者不被指责。
    只要自己一直是胜利者,那么所有的手段都是正义的,否则就算对百姓再仁德,当失败的那天,自己所有的仁德都会成为骂名。
    九个月而已,东藩征服了日本全境。
    如此的战功,连刘承敏都为之侧目,不敢以长辈自居。
    自己这个侄儿,手段太过太凶狠了,大哥晓得自己长子的才能么,刘承敏感到了畏惧。
    “幸好大哥没有让他当太子,否则恐怕很多人夜不能寐啊。”刘承敏喃喃道。
    连他都畏惧起了唐晏乾,何况别的人。
    大顺永宪十二年三月。
    东王划分日本全境,分为八省六十州,定藩府治地在江户。
    在迁移前,又一次举起了屠刀,以心怀异心的理由,在关东平原大兴屠戮。
    据后世统计,此次屠杀人口至少一百余万。
    东王在日本有三次大屠杀。
    一次是四国和九州国乃至北海道,一次在征服日本本土,第三次就是迁都之前。
    根据推算,三次直接死在屠刀下的人口,至少有三百万人,而间接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