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一章 老商批命,喻之以渔(6k)  诸天:开局越女阿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摆脱网鱼之时经常寻不到鱼群、收入不稳定的缺陷……这便是捕鱼的高级阶段了。”

    “说到这里,我那位朋友便插话道,他最近继承了父辈的资产,已经做好了鱼塘养殖的打算,也就是我口中捕鱼的高级阶段。”文子笑了笑,接着道:“因此,他真正想问的,是究竟应该如何经营属于自己的鱼塘。”

    “经营自己的鱼塘?”猿公性情率直,总觉得对方话中有话,忍不住插嘴道:“这个鱼塘,应该没有那么简单吧?听上去,或许指代着一方大势力?”

    对白猿的开口言语并不以为意,文子只是微微一笑,似乎默认了这个说法,继续讲述道:

    “恰好,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有着一些个人的见解,便向他分享:鱼塘养殖之要,在于鱼苗投放的时机、水质的保障、饲料的喂养,以及最后捕捞之际的筛选,并且得定期进行巡查。”

    “水的流动速度、水温、水质等等都会对鱼的生长和繁殖产生影响,因此,鱼塘中的水,最好选择从山间溪流、江河湖泊等自然水源获取。同时,要保持塘水的流动性,可以经常让它循环流动……”

    “在鱼苗的投放上,则应该选择生命力顽强、生长快速的品种,不要被那些外表华丽的品种所迷惑。而且,要分清楚各种鱼类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不同种类,保持平衡的状态……”

    “不得不提的是,若是单个鱼塘内鱼群的数量达到了一定数目,就很可能会诞生由鱼蜕变而来的蛟龙,带着整个鱼塘的所有鱼一起飞走。因此,必须在塘内养殖一些鳖类充当守卫,对此起到阻碍的作用……”

    说到这里,赵青早已察觉到文子其实是在以养鱼之法暗喻治国之术,“渔父”即为一国之君,大鱼小鱼、虾虫则代表着各级官吏与平民,塘水则相当于最根本的‘经济’基础?

    而他的那个继承父辈“鱼塘”的朋友,指的应该就是越王勾践了?话说,在昨日那一战展露头角之后,勾践应该很快就会召见自己,文子这是想让我提前做好准备吗?

    “在听取了我给出的养鱼意见之后,接连数年,那位朋友的鱼塘均大获丰收,于是特意告诉了我这个喜讯。”

    文子淡淡开口道:“我便提醒他说,如今,你攒下的本钱已足以收购别家的鱼塘,为何还要专注于区区一个小池塘,而不把目光放得更远大些呢?一个人能管理的鱼塘面积固然有限,但完全可以雇佣别的人来干。”

    这便是从部落、方国时代,发展到了分封制王朝了吧?赵青心中若有所思,念头微动,便出声道:“我听说,将多张渔网固定在河流、湖流之上,圈住一块水域,也能起到与鱼塘相类似的作用。”

    “不错!”文子表示赞同,继续道:“这种更进一步的方法,姑且称之为‘网箱养殖’吧,能够将多个鱼塘之间的水源连通在一起,还可以在一个网箱养殖场里,根据不同鱼类的生长需求,设置不同的网箱大小和深度。”

    以赵青之见,分开的多个“鱼塘”重新合而为一,这已然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状态。不过,文子的话还没有说完:

    “若是本钱达到了成百上千金,便可以考虑借助术法之力,搭建一批全自动检测、开闭式的网箱,能够通过自动检测鱼的数量和生长状态,来自动调整网箱的大小和深度,适应它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塘’中之鱼的生活,几与最初它们在江河湖海内自由自在的状态一般无二,甚至察觉不到自己被圈养的状态,但在食物与安全方面却有了更高的保障,产量、品质便可达到最高的水平。”

    这不就是无为而治吗?赵青表示自己完全理解文子的意思,并隐约作出猜测,对方接下来要说的,应该便是越王勾践想要按照文子的指点“养鱼”,结果又遇上了新的困难。

    然而,下一刻,文子所说的话语,却让赵青生出了出乎意料之感:“鱼塘养殖的道理,放在修行之上,亦同样有着对应的关系,涉及到了天地规则的运行之理,或许,可称之为‘道韵交易论’。”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掌上阅读更方便。听到阿雀的言语,赵青心中若有所思,一个很会钓鱼的白发老翁,正在河边等着我?就外表年龄来看,对方应该是文子吧,居然还编了个送给小孩的草环,感觉挺有童趣的。

    说起来,跟到禹王陵一带尝试参悟传承,但至今仍不清楚其中过程细节的事项相比,她对自己与辛文子这位道家大宗师、大概率是越地现下第一高手的会面,倒是更期待得多。

    通常而言,这种跟古代陵墓相关的传承,应该有着比较严格的限制,更倾向于庇佑墓主的后代血裔,也就是越国王室、斟戈氏遗族,以及与其有着联姻关系的越地大型家族等。

    而自己追溯祖上,应该并无大禹的血脉,接受传承的概率,就要比仅凭悟性参悟的正常传承低出许多了,收获很可能相当一般,不过,总比一点都没有要强。

    话说文子特意在这个时间点找上,或许是有什么关键的消息要告诉我?也许正是与接下来的传承参悟有关?

    和中年村民一家又聊了几句,赵青瞥见村里出现了聚过来看热闹的趋势,不习惯跟他们反复地解释,于是心念微动,化出了一道道虚幻的身影,径直来到了村外邻近河流的地方,旨在寻找阿雀口中的钓鱼老翁。

    ……

    此刻正值酉时,太阳西偏,距此数千里外的会稽城内,百聊无赖地躺在观星台地下石室里假眠的孙敌,忽然被一根拐杖挑起翻了个身,倏地惊醒起来,睁大了眼睛。

    “文子呢?他到哪里去了,不会把我抛下不管了吧?”孙敌立即整个人缩到了墙角,手上按着剑柄,望向石室内出现的一个陌生来人,冷声质问道:“你是谁?怎么会闯入到这里的?”

    “可以称呼我为‘商鸧’,叫我‘老商子’也成。”那个陌生来客身披灰白色的鹤毛大氅,缓缓转过身来,只见他手中驻着一根通体由希夷仙玉制成、沉重远逾山岳的细长拐杖,本身却予人以轻盈如云雾的奇异感觉。

    此人虽脊背微偻,可身上露出的肌肤看上去毫无衰老之色,但当他继续开口,所说的言语,却令人孙敌大吃一惊:“若是按辈份来计算的话,商某应该是文子的师叔吧。现在他有事外出,便麻烦我来看管于你。”

    文子的师叔?世间还有这一号隐藏人物?孙敌心中思绪纷繁,很快联想到传说中老聃的授业恩师,纣王时期著名贤者商容的后人商荣,猜出这个商鸧很可能是商荣的子嗣。

    念及文子离开后,针对自己的监禁应该会放松一些,有机会被打破,孙敌叹了口气,向着商鸧开口问道:“长者此来,应该不仅仅是为了这件事情吧?小子无知,想要请教一二……或许能给出自己的建议……”

    商鸧却冷冷一笑,打断了孙敌的话语,他的目光带着一丝怜悯之意,叹道:“我观你之为人面相,鼠耳鹰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