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章 极致的大明风华  影视:从咱们结婚吧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怎么你晋城大君李怿除掉高句丽王,这才给大明送表请封。

    你当你大明爹没脾气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宇把在皇宫当了近十年的老二王义放了出去,领着五万辽东卫,十五万北方备操军,合计二十万大军入高句丽。

    去为燕山君的五岁世子李芳果主持公道,顺便协助这位五岁世子处理高句丽的国事。

    老二王义在安南当过十年土皇帝,这次去高句丽做“协理大臣”,王宇倒是很放心。

    没多久,高句丽燕山君的五岁世子李芳果,在大明天军的帮助下拨乱反正,扫除晋城大君李怿的一系叛逆,在此受封大明弘治皇帝的高句丽大王,重登大位。

    二十万明军大军则是留在了高句丽,其中五万辽东卫随王义驻守开京。

    十五万大明北方备操军,则是分守高句丽境内各道,王义开始在高句丽各道征召二狗子,得兵十万人,“协助”高句丽大王处理国政。

    此后,高句丽开启全面中化的时代开启,正治、经济、文化开始全面倒向中原文明,大批高句丽矿工和女仆被出口到大明境内。

    王宇再三强调义子义女的财产继承权,摆明了就是不让大明大户人家用大明人为奴为仆。

    现在大明失田的百姓,能走的路也不止为奴为仆一条。

    他们走投无路了,可以去皇庄当佃户,缺点是地租贵了点,每年还得给公田,免费干三十天白活。

    不想到皇庄民屯的百姓,那就背井离乡吧!

    他们只要去各府各县的移民司办事处报名,便可以被朝廷分配去边疆,分十亩田,朝廷还提供一年的粮食以及种子和农具,像是真腊、哈密麓川等地,朝廷还提供外族女子为妻,有时还能给腌奴为仆,让这些背井离乡的大明百姓,体验下翻身做主人感觉。

    王宇琢磨着在过几年大明国库充盈的时候,还准备补贴这些移民一些银子,以让有故土情节的中原人走出去。

    现在王宇的大明风华的主任务都(9/15)了,这意味着朱元璋的不征十五国,已经有九个小国都成了大明的领土,并且当地大明人口基数过半。

    其实大明这些年灭掉的小国,不只有九个,像是东南亚地区,多得是一地一国的原始部落国家,只是系统不统计不征十五国以外的国家而已。

    剩下的六个不征之国,也不是大明的实力打不下来,而是王宇手头没有那么多大明人口移过去,从而稀释当地人口,让大明人口在当地的基数达到一半以上。

    弘治十年

    经过十年的改革,一鞭法的效果总算是初见成效了,大明重新焕发出了活力。

    这可不是历史那个有些有名无实的“弘治中兴”,毕竟一个文官给上谥号为“孝”的皇帝,你不能指望他做出多少实际的东西来。

    就拿单单拿封建王朝的最重要的资源“丁户”来说,弘治时期的在户部鱼鳞册上的“公民”,居然比成化时期还少了两百万户,这可就是有一千多万人口,成了乡绅地主家里不纳税赋的“私民”。

    所以弘治中兴能被推崇,大概是文官那时候日子过的好了,这才愿意不予余力的推崇弘治皇帝。

    现在王宇只愿意拿人口、粮食储备、生铁产量的实际数据来看改革成果,而不是文官口中的什么齐王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大明天下已经是繁荣昌盛的景象。

    大明现在其实有四大粮仓。

    北方奴儿干都司的黑土地在王宇近三十年的坚持军屯移民开垦下,已经成了大明的第二大粮仓。

    第二个粮仓,乃是北方三省的肉食,王宇令人在青海湖大规模制盐,把草原的牛羊变成干肉,运往大明境内。

    第三个粮仓,是大明一直依赖的湖广,王宇一鞭法统一农税为10的时候,还真有些舍不得江南地区20的重税。

    倒不是王宇和朱元璋一样对协助张士诚的江南百姓嫉恨,而是给江南的农税降下来,大明农税得少掉近千万两银子。

    不过为了推行一鞭法,王宇还是统一了农税的税率,这反而让王宇在江南收获了一大片人心。

    然后第四个粮仓,就是东南亚眉公河三角洲了。

    大明其实还有华北平原、华中平原、关中平原有粮仓的潜力,要不北直隶也养不活那么多人。

    只是吧!

    黄河不像是黑龙江、长江、眉公河一样相对温和一些,这个中原文明的母亲河脾气有些暴躁,今年还北直隶境内入海,明年就改山东入海了,属于地上河流,改道和决堤频繁。

    所以黄河沿途的平原一般是头年丰收,次年就得因为黄河决堤或者改道,把头年的粮食贴补出去,一来一去,根本存不住粮食。

    不过现在大明辽东的黑土地和安南的三角洲都开垦成熟了,是能媲美湖广的粮仓。

    王宇统计的军屯民屯以及大明百姓自耕地一共有12亿2542万多亩的耕地,每亩产量在3~5石之间,一年大明的粮食产量最少也是367亿石。

    依照大明大约平均每年每人最低消耗两石粮草,基础存活的理论上下,大明在保证所有人基础温饱的前提下,能养活1835亿人。

    但实际不行,百姓吃穿用度最少也要消耗一石到两石的粮,更主要的原因是,大明权贵阶层垄断了更多的粮食。

    以大明王宇改制后,最低的大明九品官为例,俸禄都是120石(折合约60两白银)起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明大大小小的三百万多万官僚勋贵权贵阶层,占总人口比例016,就要占据大明近六成的人口粮食消耗,所以大明人口理论上最多也只有25亿左右。

    王宇在户部鱼鳞册上登记在册的人口是在2亿人左右,还有五千多万人成为了流民隐户,逃进权贵的私田里去了。

    对于这些隐匿人口,王宇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他不是来推翻自己统治根基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