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38章医国奇方留后用  诡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绝对是假医师!
    
    蒙人的!
    
    一定是的!
    
    然而,在第二天的晚上,不知道是因为医师的药效对症,还是因为流民的抗药性实在是太低,亦或是原本就是草芥的生命力极强,在隔壁棚屋里面传出的欢呼声,让王蒙的下巴掉了下来,久久的合不上去……
    
    ……
    
    ……
    
    平阳之侧,桃山之巅。
    
    守山学宫之中,明堂高台之上。
    
    斐潜坐在高台上,仰头,面色略带一些缅怀之色。
    
    在在明堂之中,不仅有河东这些时日前来平阳押注斐潜的河东士族子弟,也有原本就在平阳桃山的学宫子弟,博士,祭酒。
    
    比如种劼,令狐慧等。
    
    这些人,基本上就是存在于河东之地的所谓『清流』了。
    
    所谓『清流』,其实最开始的时候,也不能算是多坏,甚至可以说是洗涤人心的仁德之士。
    
    而东汉,或许就是这『清流』的源头了。
    
    东汉末年,太学生郭泰、贾彪和大臣李膺、陈蕃等人联合,批评朝政,暴露宦官集团的罪恶,被称为『清流』。后来这种自发的就集合起来,汉代有,唐代也有,宋代,明代也有,清朝在末年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政治流派。
    
    但是,所谓清流也延伸出了三个词,『清议,清谈,空谈』,后人很多时候将其混淆,但实际上并不相等。
    
    清议,最早出现在汉末。当时的清流者,通过议论时事,品评人物,对政治施加影响。在当时黑暗的政治现实下,清议具有一定激浊扬清的作用,但也有士族子弟借此沽名钓誉。
    
    而清谈则是盛行于魏晋时期,是相对于俗事之谈而言的,也被称之为『清言』。迫于政治环境的高气压和社会氛围的诡谲,当时的士族名流,不谈国事,不言民生,专谈老庄、周易,以虚幻度日。
    
    而空谈么,则是特指很多东西,都停留在理论、传播在口头,并没有被实践,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政治派别之间的口水战,造成了国家的内斗和空耗,结果出现了覆亡败落的恶果……
    
    汉代的这些清流,大体上还没有到宋明的那么坏,所以斐潜还是想要用一下的。
    
    至少,在汉代的这些清流,多少还有在就事论事,在谈论批判具体的事情律法,根据某人的言行来品论,而不像是宋末明末的时候,干脆就只是朋党,不谈实际正确与否,也不管实际人品如何,纯粹的站队不同就要一律打倒。
    
    若说汉代清流还能做些好事,那么等到宋末明末的清流,基本上干的都不是人事了。
    
    当下斐潜特意在和曹操正面展开冲突之前,请这些所谓『清流』人士到场,目的自然是指向了这一场战斗的政治正确性。
    
    众人前来,也是明白这一点,而且对于大多数的在场的人来说,或多或少的都准备好了应该如何维护斐潜接下来的战争『正义性』……
    
    战争是人类权力的极端对抗形式,战争的立场和政治密不可分。
    
    而华夏古代战争的模式,明显有更多的文明色彩。
    
    虽然表现在外的就是单一的『仁德大义』,但是实际上蕴含的内容有很多。
    
    这并不是儒家所决定的,而是华夏的历史发展和环境所需所决定的。
    
    也就是说,是华夏的需要,才让儒家提供了学说。
    
    这一点非常重要。
    
    谁主,谁从,谁是主导者,谁是追随者,如果不确定下来,打完仗一结算,好么,为了他人做嫁衣裳……
    
    斐潜显然不会为了所谓『仁德』或是什么『大义』的虚名去打,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