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4章 何乐不为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不知过了多久,顾念廷苏醒过来,先是一愣,而后听月溪府的人,掩人耳目地说明了情况,恍然而笑,心满意足地回府去了。
    而后,顾念廷发布消息,广招天下医者,为他研想治疗父皇旧疾的药方,还顺便收获了孝子的美名。
    帝盛宫中,林暮乐陶而来,行礼之后,依言落座。
    “启禀皇上,宫外传来一个极好的消息。”
    顾孟祯随之惊喜一笑。
    “哦?”
    “是什么好消息?”
    林暮整衣危坐,毕恭毕敬。
    “宸王殿下广招医者,而今忙于研想药方,分身乏术。”
    顾孟祯收起惊喜,神色一落。
    “朕知道此事。”
    “惺惺作态,为博孝子之名,实则定然不安好心,他一向自私,朕早就司空见惯了。”
    “为了民意所向,可谓煞费苦心,恐怕他早将为朕分忧、合谋制衡的大事,抛之脑后了。”
    林暮神色跟着一沉,只余嘴角微微一笑。
    “皇上圣明。”
    “微臣愚以为,宸王殿下专心药方之时,正是皇上夺下封正台的最好时机。”
    顾孟祯愁绪龙眸,同时匀出一阵叹息。
    “封正台内,多是宸王的人,更有封正丞戚磊,和封正相陶康平,与钟族乃是患难之交。即便朕有意规劝,他们也是断不可能弃宸王而去的。”
    林暮笑意入深,不失恭敬。
    “既然不能规劝,不如直接罢免。”
    “罢免之后,皇上便能安排自己人,涉足封正台。任凭底下的人,如何心向宸王,最终决策都在皇上。”
    “若有不满,请掌权的大人随意针对,迫使底下的人自行离开,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只要夺下封正台,一切都是顺理成章。”
    “宸王殿下吩咐封正台,只让仔细防备帝瑾王,一心以为皇上意愿合谋、不会有所作为。良机难寻,皇上正好乘其不备。”
    顾孟祯轻抚龙座扶手,思量深深。
    “良机难寻,这话不假。”
    “但是谋夺封正台之后,宸王必恼,朕还如何与他合谋一处?”
    林暮不可捉摸地露出一抹黠意。
    “有了封正台,皇上便是所向披靡,何需与他合谋?”
    “如皇上所言,他早就无心合谋了,皇上又何必顾念父子之情?”
    “微臣有一计,不知当不当讲?”
    顾孟祯挑眉一趣兴致。
    “说来听听。”
    林暮眉眼弯弯,一如晚风轻拂。
    “陶大人家中,唯有一个爱子,尊名陶沐湛。会试入仕,因其名次平庸,这两年皆在拓彬县任职,近日迁任封正侍,终于得以回京。”
    “请皇上派人暗示拓彬县的县令,就说还有一些剩余事务,没有交接完全,请小陶大人回县一趟。”
    “待他回去之后,便由县内百姓指控,在他任职期间,百姓所得粮食、只有收成总数的四成,直指小陶大人借着职务之便,行贪墨之实。”
    “爱子蒙难,陶大人自然焦急不已,奈何身为封正相,不能擅自离开盛京,即便地方有事,至多只能安排封正中相过去。他若想要亲临搭救,唯有入宫请旨,求皇上允准离京。”
    “到时,皇上借口事急、命他先去,至于允准离京的手谕,会让尹司中丞赵大人一并送去,顺便襄助陶大人,为小陶大人平冤。”
    “他心急如焚,必定顾不上疑心,听罢所谓口谕,便就匆匆离京了。”
    “等他搭救爱子,回到盛京,皇上直接下旨,以玩忽职守之罪,罢免于他,罚默府中、近年不得任职。”
    “在此期间,若有京中臣民,因他擅离,而出了什么大事,那么皇上赐罪白绫,也是理所当然。”
    “另外,赵大人根本不知此事,即便陶大人找来对峙,也是无济于事。”
    顾孟祯唇角上扬,龙眸再次覆上一抹惊喜。
    “爱卿妙计呀。”
    “只是不知处置了陶康平之后,朕又该如何应对戚磊?”
    林暮微笑回应,娓娓道来。
    “戚大人亦是同理……”
    几日之后,艳阳拂绿,云淡风轻近午天。
    顾念廷研想出了完整药方,却藏了一手,只是命人煎药,亲自端着汤药,奉于父皇。
    这样没头没脑送来的汤药,顾孟祯自然不会服用,随意找了一个由头,让顾念廷暂时回避、候于偏殿,继而召见安松。
    安松检看之后,欣然一笑。
    “回禀皇上,这汤药,正是郡主去年研想的旧方。”
    “虽然不如今年研想的新方,却也足以缓解皇上的旧疾。”
    顾孟祯却是一叹。<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