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王勃听到这个,苦笑了一下,他的仕途确实不好,写了斗鸡檄文,结果被陛下厌恶,前路更是黑漆漆一片,即使他有文采又能如何?
大唐有文采的不在少数,他惹得陛下不高兴,谁敢重用他?
“有一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哲斗鸡,于是便命令王勃前辈您写了一篇斗鸡檄文。
谁能想到,这篇檄文竟到了唐高宗手中,唐高宗看了之后勃然大怒,认为王勃前辈您有挑拨离间皇子们的关系,于是命人将王勃前辈您赶出了王府。
您凭借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么毁于一旦了。
您仕途失意,开始宦游长安。
在此期间,您有一位姓杜的好友要去蜀州上任,临别之际,王勃前辈您感慨二人同在宦海沉浮。
于是您便为了他写一首诗相送,其中两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脍炙人口。
王勃前辈,这接下来,您可得好好听,”黎雾突然严肃的看向王勃。
王勃点点头“小仙人,我定会好好听好好记的,”到底后面发生了什么,让小仙人如此严肃。
谢灵运也不禁坐正起来,唐伯虎倒是知道事情的发生,虽然王勃前辈他很有才,但是后面运气是真的不好,小倒霉蛋一个,也不知道是不是在前面把他的运气给用光了。
天幕前,王勃的家人们也都认认真真的听,他们要知道发生了什么,才好做出改变了。
“公元671年,王勃前辈您因为懂医术,被您的朋友推荐到盛产药材的虢州做了参军。
就这样过了两年,突然有一天,一个叫曹达的人找上门来。
他自称自己是名医曹元的亲戚,因为犯了点事情,所以想请求王勃前辈您收留他。
王勃前辈您一听对方是您师父的亲戚,于是就没有怀疑,就把人给藏了起来。
可没过几天,官府不知道从哪里听到的风声,准备上门捉拿曹达。
刚开始王勃前辈您收留曹达,您并不知道他的身份,后面知道他居然是官奴,您害怕连累到您的家人,于是就把人给杀了。
后面官府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风声,找上门来,发现罪犯曹达死了。
于是王勃前辈您便被定为‘藏匿官奴并杀之’的罪名,被判死刑。
您可长点心吧,您看您这些事干的,还有那斗鸡檄文,算了,这个您已经写了。
不过您当时也是因为年少无知,想来唐高宗也不会太过计较这些的。”
黎雾也无奈,王勃连忙点点头“小仙人,您说的我都给记下了。”
没想到后面他还更倒霉,他不会就那么死了吧?
天幕前的王勃父亲听到这个,直接晕了过去。
唐高宗本人虽然有些不喜,毕竟这檄文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写的,容不得开半点玩笑。
但是小仙人都这么说了,他要再和王勃计较,那就是他小气了,他可是一个大度的帝王。
后面这个事情,唐高宗也不想说什么了,到底现在还没有发生,也不可能再发生了。
“小仙人,我这就死了?”王勃不可置信的瞪大双眼,小仙人不是还让他学凫水吗?
应该不仅仅是这样的吧?
“自然不是,当然王勃前辈您也以为您在劫难逃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一年武则天被唐高宗封为天后。
因此大赦天下,王勃前辈您虽然没死,但是您的仕途也因此画上了句号。
您出狱后,又听说您的父亲王福畴因为受到了您的牵连,已经被贬到蛮荒的跤趾做了县令,这让您十分愧疚,于是您便打算启程前去看您的父亲。
当时您出狱后,您是先在家中停留了一年,这时朝廷突然宣布恢复了您的官职,但是王勃前辈您没有接受。
公元675年,王勃前辈您南下路过南昌,正赶上都督阎伯舆新修的滕王阁落成,欢宴群僚和宾客。
于是王勃前辈您便在宴会上即兴写出了那篇震古烁今的《滕王阁序》。
王勃前辈您写诗从来不用苦心思索,而是一边研磨一边喝酒,然后蒙被大睡。
醒来提笔一挥而就,不改一字,很多人都认为王勃前辈您在腹中打稿。
于是腹稿这个词便逐渐流传开来。
《滕王阁序》全文有773个字,里面包含了三十多个典故,四十多个成语,是我国古代创造成语数量最多的一篇文章。
其文章辞采华美,令人叹为观止,被誉为天下第一骈文!
公元676年,《滕王阁序》名动长安,人人竟相传颂。
唐高宗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更是拍案叫绝。
当即命人召王勃前辈您回长安。
不过可惜,那个时候的王勃前辈您已经无法再回长安了。
因为就在那一年,您到跤趾看望您的父亲,在返回途中,不幸落水身亡,年仅27岁。
唉,真真是太可惜了,王勃前辈您的事迹我就已然说完了,希望这一次,您定要好好的,人我们敬王勃前辈一杯,”黎雾说着举杯,其他三人也跟着举杯。
王勃也没到自己后面竟然是这般而死,还有父亲,因为自己受到了牵连,被贬到跤趾那个偏僻的地方去做官。
一时之间,王勃心中又是愧疚又是难受,是他之错,他不该一时冲动就杀害了人,也不该傻傻的相信那曹达,把人收留了起来,结果就是害人害己。
天幕前的唐高宗听到小仙人的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不由得瞪大眼睛,直夸王勃好文采,他现在非常想看一看,那王勃所写的《滕王阁序》,里面居然有三十多个典故,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