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章 诗仙太白  大侠,同归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杨歌,杨歌,你快出来!”
    一大早,难得隔壁那位谢公子没有勤奋练琴,正想睡个回笼觉的杨歌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拖着睡意朦胧的身躯打开门,五儿一头撞了进来。两人在地上滚了一圈,杨歌彻底清醒了过来。
    不等她开口,五儿就急匆匆的说道:“方才掌门派人传信,要你前去漱心堂拜见。”
    “掌门传我何事?”杨歌先行爬起来,又伸手将五儿扶了起来,这才拍了拍手,去换衣裳。
    “经过这些时日的门中学习,你无论是琴技还是剑法都颇有进境,还打败了不少师兄师姐,我猜掌门是要夸你呢。”
    夸人还需要特别召见?
    杨歌心里并没有多好的预感,只不过船到桥头自然直。那位掌门看着不像个严厉的长辈,就算是挨罚,也总不至于会很惨。
    为此,杨歌倒是没拖延,洗漱过后就匆匆去了漱心堂拜见杨逸飞。
    “听闻短短时日,无论是课业还是武艺,你都小有所成,就连骆先生对你也是十分夸赞。”
    不会吧,掌门真是要夸她?
    杨歌眨了眨眼,有些不敢相信,不过该谦虚还是要谦虚的:“都是先生和师叔教导有方。”
    “接下来,你想如何修行呢?”
    “还请掌门指点。”能得掌门亲自教导,那就最好了。杨歌默默在心里加了一句。
    “长歌门虽远居朝堂之外,但门下不乏名仕。你留于门中,自可遍识百家真谛、通古博今,然当今朝廷,多有心机诡诈、弄权营私之辈······朝局不稳,生民亦为所累。是以,当下你可自行抉择,是继续留于门中精进琴道武艺,还是离开长歌去往江湖历练,除恶平奸。”
    江湖肯定是要去的,可现在还不是时候。
    杨歌低头拜礼:“弟子想留在门中。”
    “既然你决定留在门中,那稍后便为昭贤日的筹备尽一份力吧。”
    “昭贤日?早前我似乎曾听五儿师姐提过。”
    “昭贤日是本门一年一度的祭典,亦是我杨家先祖、创立长歌门的子敬公所设,最初是用以纪念他与挚友李百药先生的情谊。而今百余年过去,便逐渐演化为纪念长歌门创立以及祭拜先贤的典礼。每年除夕当夜,门中负责教授数术课目的先生们会根据星象卜卦,得出昭贤日的吉日、吉时,因此向来最是隆重。”
    看样子,是有热闹可以看了:“不知弟子需要做些什么?”
    “这里有封我亲自写的昭贤日邀帖,你这便前往怀仁斋交予家师太白吧。”杨逸飞将早就写好的信交给杨歌。
    在长歌门,这种跑腿的事杨歌做的不少,有时候只是单纯的费些心力,有时候却能得到不少好处。
    那位太白先生,杨歌早先就接触了很多次,次次解诗送酒,还在五儿和小六的撺掇下送了几次假酒,太白先生应该都是门清,可从未批评过他们,所以杨歌对这位江湖声名极大的诗仙太白先生,很是尊敬。
    用最快的速度将信送往怀仁斋,李白正在兰苑与几位诗人一同饮酒,饮到兴起便吟起诗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杨歌站在外面听了一会,待李白将一首诗吟完这才进得兰苑求见,苑中除了李白,还有摩诘先生王维和诗圣杜甫正在一旁下棋。原本以为这一次李白又会出诗谜要求她去寻美酒,没想到却是让她去听怀仁斋小院亭中的华青姑娘演奏。
    杨歌自然得令。
    找到华青,便请她弹奏。
    “多亏梅先生将我带回这长歌门,否则华青早已死去多年。”只是弹奏,华青并无异议。
    素手抚琴,琴音渐起。杨歌侧耳细听。
    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麟凤与鏖雉悬绝,珠玉与砾石超殊。
    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
    形器易征,谬乃若是;文情难鉴,谁曰易分?
    一曲终了,杨歌回到李白所在的兰苑,李白似有考问之意:“你可知华青姑娘刚才弹奏的是何曲?”
    “这······晚辈不知,不过听起来似乎是华青姑娘即兴演奏的曲目,不知可有曲名?”
    “嗯,我再问你,她这一曲包含了何意?”
    杨歌偷瞄了一眼李白的脸色,小心回答:“容晚辈斗胆解之。华青姑娘一曲包罗万象,但其中有笼中之鸟渴望自由之意,于整首曲目中呼之欲出。”
    “嗯,最后一问,她这一曲弹奏得如何?”
    杨歌愣了愣,华青所奏琴曲好当然是好的,可如果这么简单,太白先生不会刻意问她,所以思虑再三,她才作答:“华青姑娘不愧为梅先生高徒,对音律的把握真让我望尘莫及,不过······”。
    “不过怎样?你但说无妨。”
    “华青姑娘曲意有余但指劲不足,琴曲中略带病音,有些延音之处稍嫌急促,似有人体内中气不足之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白点头,算她过关:“你说的不错,华青姑娘童年遭遇祸事,腿部有疾不能习武,且体息微弱,郎中本早已断言她活不过金钗之年。但她被梅先生带入长歌门修习音律,以长歌门天音知脉体察引导之后,如今已是花信年华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