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蒋阿瑞是个艺术宅男,晚霞更是少有出门,这夫妻俩还真没听过赵凡天的大名。
但他们不知道,这里还有别人啊!
蒋阿瑞他爹平日里最喜欢和人吹牛,这也是他一辈子的爱好,若不是他管不住自己那张臭嘴,这次也不会出事。
这几日,被儿子埋怨,被媳妇痛殴,蒋老爷子倒是安生了不少,也不敢出去瞎逛了。
不过因为以前经常和吹友聚会,老蒋头也称得上消息灵通,他记起了退役铺头老刘说过,如今江湖上最出名的通缉犯便是一吊侠——赵大力。
这位赵大力身上有几奇,
其一奇,便是这人不知做了多少天大的案子,可那悬赏金额死活就是不涨,始终保持在一吊钱,比粮价稳定多了;
其二奇,赵大力每每犯案时,必报化名——赵凡天,不喜人喊他的本名或者绰号;
第三奇,要说混江湖的,总得图点什么,这位一吊侠作风就有些诡异了。
你要说他为钱,每每抢到银钱,大多还是分给了穷苦百姓,听说穷人只要头顶一吊钱,这位爷便会出手仗义纾困。
要说为名,就更讲不通了,连真名都不许人叫,也不像为名之人,实在让人捉摸不透此人的意图。
老蒋头忙推开儿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拿着一小块碎银举过头顶,大声道:
“赵大侠,求求你,救救我们蒋家吧!”
“一时之间,一吊铜钱真的不好找,这块碎银前天我才称过,刚好一两,也能顶一吊了,您老人家千万不要挑理啊!‘
蒋阿瑞一见,忙过来拉父亲,却被老蒋头瞪了一眼,骂道:
“小畜生,救星来了,还不跪下!”
一时间,蒋阿瑞也一头雾水,但父亲的话总不能不听,也只好跟着跪在地上,傻乎乎的望着赵凡天。
晚霞一见,也要跟着下跪,却被老赵一把拦下。
“好了,也不知道哪个挨千刀的传出这消息,竟然连你们镇江人都知晓了。”
赵凡天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对晚霞说道:
“不用再寻死觅活了,这事我管了,以后低调一点,这世上多的是不要脸那种人。”
说罢,转身推门而出,只留
身后还传来老蒋头的吆喝,“赵大侠,你别忙走,我回去找找,给你凑一吊钱出来!”
赵凡天身形一晃,幸好反应快,手扶了一下门框,才未出丑。
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气血,一脚踹翻前方跪着的一个地痞,大声喝到:
“前面带路,去不要脸家!”
……
这一天,镇江府轰动了,本地最大的恶霸,不要脸家被一个外乡人人烧了!
而且是当着他们全家面烧的,不要脸的大儿子提着刀,要跟烧房的主儿玩命,被一脚当场踹死。
不要脸的老娘刚过完八十大寿,连吓带气,也当场翻了白眼,下去陪自家孙子吃席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要脸家里还有一位青云道长,据说是个有法术的人,一手剑术玩的也是出神入化。
没想到,那外乡人才报出名字,清运道长当场就跪了,不但帮着搬柴禾烧房子,还当场运符一道,起了一阵风,要不然不要脸家也不会烧的如此干净。
官府本来派了兵丁前来镇压,只是走到半路,听了闹事人的姓名,当即打道回府,保护着知府、同知大人坐船跑路了。
消息传得快,很快这人的姓名已传遍镇江府大街小巷,原来这人自报姓赵,名凡天。
连带着,一吊侠,赵大力的名号也响彻镇江府,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纷纷叹息,这不要脸的运气也忒好了,这几日竟然没有在镇江。
不过那位一吊侠也对得起那赫赫凶名,烧完“不要脸”的房子,还把他名下的米店、赌坊、青楼、盐船,统统烧了个一干二净。
最让镇江百姓高兴的是,一吊侠还打开了“不要脸”的盐仓,将里面的盐分给了镇江的百姓,平均每家都能分到半斗多。
这下,镇江百姓几年都不用买盐了。
起初,还没人敢拿,但一吊侠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说那个“不要脸”回不来了,自己忙完这边的事,就去杭州收拾他,众人这才敢兴高采烈的将盐带回家。
只是分盐耽误了几天,等赵凡天到了杭州,却傻眼了。
他本来还担心“不要脸”听到风声跑路,自己要费些工夫抓这厮,没想到还未到杭州城,便看到官道上放着一个大木笼。
木笼里面蜷缩着一个胖子,这人赤身裸体,头发花白,看样子上年纪了。
旁边还立着一块木牌,“卜耀怜在此,杭州百姓谨祝一吊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周围还围了不少百姓,像看动物一样对那个木笼指指点点。
虽然见到正主了,但赵凡天却实在搞不懂这是怎么一回事,向周围吃瓜群众打听。
一问缘由,不由得哭笑不得,没想到如今小号的凶名竟然如此牛批。
原来,他大闹镇江府的消息早就传到了杭州,最先得到消息的便是本地的官员。
一听那位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