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4章 摇钱树  文豪197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p;他正惊叹的功夫,陶玉成哈哈大笑的跑进了院子,不用问,肯定也是得知了《孩子王》得奖的消息过来的。

    “朝阳,你们夫妻俩现在可牛气了!一个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一个西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大奖,你们这电影公司赶上得奖专业户了。”

    陶玉成的语气中满是激动,听着他的话,在场的其他几人不由得心头一震。

    被他这么一提醒,大家才意识到,《孩子王》这已经是林朝阳夫妻参与的第二部拿国际大奖的影片了。

    要知道在此之前,中国电影可是从未在国际影坛获得过如此有影响力的奖项啊!

    现在一下子拿了俩,而且幕后推手还都是林朝阳夫妻二人和他们经营的林氏影业,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在场几人看林朝阳的眼光都不自觉的露出推崇之色。

    林朝阳笑着说道:“电影成功又不是一个人的事,大家都有功劳。”

    陈怀恺这时却说道:“但你当居首功!”

    林朝阳还想谦虚,陈怀恺继续说:“《楚门的世界》我没参与不了解,《孩子王》的剧本要是没你把关,绝对没有现在的成色。”

    这会儿大家都因为《孩子王》的获奖而异常兴奋,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聊的热火朝天。

    傍晚时分林朝阳置办了一桌酒菜,大家边喝边聊。

    章艺谋言语之间对陈凯戈的获奖充满了艳羡,陈怀恺鼓励他说道:“艺谋马上也当导演了,你在电影上有天分,得奖是迟早的事。”

    听着他的话,章艺谋连忙谦和的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拍电影,根本不敢想得奖的事,只希望能拍出个好片子来。

    “片子拍的好,奖项自然不就来了嘛。”陈怀恺哈哈的玩笑道。

    章艺谋附和着也笑了两声。

    见章艺谋信心不足的样子,林朝阳正打算说话,却被胡同口打来的电话喊了出去。

    等他再回来,众人都好奇又有什么消息,林朝阳却没说话,自顾自的打开了电视。

    “朝阳,怎么了?”陶玉成问。

    林朝阳脸上露出神秘的微笑,“等会你们就知道了。”

    这会儿时间刚过七点,林朝阳把电视播到央视一套。

    身着灰色西服,一脸青涩的罗京正对着镜头播报新闻。

    林朝阳心道,到底是未进化完全的小罗啊,怎么报新闻还看稿子呢?

    他看电视的功夫,众人也在看着他,见他的眼神一直放在了电视上,大家心里都不约而同的产生了一种预感。

    于是,众人就这样静静的看着电视,谁也没有再去碰酒和菜,连聊天的声音都低了下去。

    十几分钟很快便过去了,进入到《新闻联播》的最后十分钟,一般报道的都是国际新闻。

    章艺谋正轻声跟陶玉成说话,陶玉成知道他最近在给《红高粱》选角,让他一定要去中戏走一趟。

    其实就算陶玉成不说,章艺谋也不可能会错过中戏这个专业院校,更何况这里面还有陶玉成这层关系。

    “我明天就过去一趟。”

    “好好,到时候我给你安排人。”陶玉成乐嗬嗬的说道。

    这个时候,电视中的罗京依旧在不疾不徐的播报着新闻:“据本台消息,在刚刚闭幕的第37届西柏林电影节上,由陈凯戈执导的影片《孩子王》获得了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这是我国电影首次在欧洲知名电影节上荣获大奖。”

    罗京的口播很简短,短短十几秒的时间,对于所有参与到《孩子王》中的人来说却是莫大的荣耀。

    《孩子王》得奖竟然登上了《新闻联播》!

    陈怀恺等人终于明白了林朝阳为什么会打开电视了,他们回味着刚才那短短十几秒的新闻播报,内心被巨大的喜悦填满,欢呼雀跃。

    在众人欢腾庆祝的时候,林朝阳的表情却很从容。

    后世《红高粱》在88年西柏林擒得金熊,章艺谋回国立刻登上了央视,并且占据了近一分钟的时长。

    相比之下,《孩子王》拿了个银熊登个十几秒也很正常。

    林朝阳拍了拍章艺谋的肩膀。

    “艺谋啊,今年是凯戈,明年就是你了,西柏林可是我们的福地啊!”

    林朝阳说这话的语气和表情意味深长,让章艺谋莫名的心脏猛烈的跳动了几下。

    “我一定全力以赴!”章艺谋语气坚定的说道。

    然后目光转向荧幕,关于《孩子王》夺奖的新闻播报结束了,可对于西柏林电影节的野望在他的心里却才刚刚开始。

    翌日上午,国内各大重量级官媒均对《孩子王》斩获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一事进行了报道。

    昨天电影得奖的消息还在燕京的电影圈传播,今天消息就借着电视和纸媒的传播走向了大江南北。

    一时之间,国内电影界震动。

    1984年前后,陈凯戈他们这一届燕影78级学生纷纷拍摄了他们的电影处女作,如《一个和八个》《黄土地》《猎场札撒》等。

    这些作品以个性鲜明的艺术风貌和标新立异的影像风格震动了影坛,在当年9月召开的《新中国35周年电影研讨会》上,与会的电影评论家们提出了“第五代导演”的名称。

    自《黄土地》以来,陈凯戈就一直被视为第五代导演中的佼佼者。

    如今有了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这样重量级的奖项加持,无疑是进一步巩固了陈凯戈在国内电影圈的地位。

    让他将前几年那几位曾一度与他并列的同辈导演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一骑绝尘。

    在西柏林电影节闭幕的第三日,也就是官媒铺天盖地的第二日,陈凯戈载誉归国。<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