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一部11月先在《花城》发表,12月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不管是口碑还是销量都不如人意,这也被许多人视为现实主义文学没落的又一佐证。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出版时间与《寄生虫》仅间隔了一个月,受到的欢迎和评价却是天差地别的。
一下子扭转了先前文学界关于现实主义文学未来发展的悲观论调和看法。
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寄生虫》的特别与优秀。
而且《寄生虫》还有一点讨巧的地方,这部讲述的是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的故事。
中所展现的老金一家子的悲惨命运、资本主义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对立、人性的挣扎与丑陋。
作者在笔触之间,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是毫不留情、不加掩饰的,正对了国内文学批判的风气。
林朝阳(中国)文学研究会会长的竞争当然是一种玩笑,众人一直在林朝阳家待到晚饭后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又过了两天,李士非给林朝阳打来电话,说为《寄生虫》举办的作品研讨会情况有点变动,想跟他商量商量。
早在去年《寄生虫》的手稿交给花城出版社时,李士非就提出了要在出版之际为这部在京举办作品研讨会。
结果《寄生虫》1月上旬出版,因为时间靠近年根儿,花城方面就把时间挪到了年后。
“有什么变动?”
李士非的语气有些不好意思,“朝阳,你介不介意把《平凡的世界》也加入到研讨中?”
《平凡的世界》?
“那研讨会主题……”李士非说道:“主题升级一下,改为"现实主义文学",这个事吧……”
李士非解释了一下原因。
这次为《寄生虫》举办研讨会,花城方面是想把规格定的高一点,因此专门找到了《文艺报》《评论》两家杂志,希望可以联合举办。
之所以会临时加入《平凡的世界》,是因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方面听说了他们要举办研讨会的消息,也想过来参与一下。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是《平凡的世界》的出版单位,这部又刚好是在《花城》杂志发表的。
因此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提出了合办研讨会的想法。
本来花城方面并不打算这么早为《平凡的世界》举办作品研讨会,毕竟才写了三分之一。
可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找了过来,提出了这个要求,花城方面也不太好拒绝。
《平凡的世界》的首发是在《花城》杂志,第一部才刚发表了不到三个月,未来还会继续发表第二部、第三部。
果能够借著作品研讨会为《平凡的世界》造造势,扭转一下口碑,未尝不是好事。
只是这样一来,对林朝阳来说就有点不公平了。
《寄生虫》的作品研讨会从年前就开始筹办了,对外联系宣称的也都是林朝阳作品研讨会。
如此才获得了《文艺报》《评论》以及诸多评论家、作家的热烈响应。
现在没有“蹭热度”这一词汇,但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李士非才会专门来电跟林朝阳商量,并且言语间姿态放的很低。
“没关系,那就一起搞嘛,一起搞还能热闹一点。”
以李士非对林朝阳的一贯了解,他知道林朝阳大概率是会同意这件事的,但林朝阳的大度从容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当了三十多年编辑,太了解作家们的性格了,一般的作家碰到这种事就算是同意,也少不了要表达一番不满。
从林朝阳的语气中,他没有听出丝毫愤懑和不满的情绪,反而带着欣然。
这样的格局,实在让人敬佩。
两人又聊了一阵作品研讨会的细节问题,李士非在电话中说道:“好,那就这么说定了。下周三,下周三咱们燕京见!”
“好。”
一周之后,林朝阳正在院里陪冬冬玩,陆遥突然提着行李登门。
一见面,寒暄了两句,陆遥就重重的握住了林朝阳的手。
“朝阳,谢谢了!”
陆遥的这声“谢谢”里满是真诚。
《平凡的世界》寄托了他的全部心血,第一部发表后不管是在评论界还是在读者群体,都没有取得他理想中的口碑。
这样的结果对于陆遥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说这些话干什么。”林朝岔开了话题,问陆遥:“住的地方安排了没有?”
“《花城》帮忙给安排了人文社的招待所,我说不用,上你这来住就行。”陆遥笑着说道。
“欢迎欢迎!走,我先带你过去西院安排一下。”
两人说着去到西院,给陆遥安排了个房间,陆遥放下行李,和林朝阳站在院中聊天。
冬日的暖阳撒在宽敞的院子里,温暖祥和,远处天空传来燕京城独有的鸽哨声,清脆悦耳。
陆遥眯着眼睛,表情惬意,“还是你这地方好啊,真是神仙般的日子!”
“是你心情好,人逢喜事精神爽。”林朝阳笑嗬嗬的说了一句。
陆遥脸上不觉露出笑意,这也确实是个原因。
从去年开始,因为发表的一波三折,他已经遭遇了一波打击。
发表后的口碑不佳,再次给了他一记重拳。
直到最近,《平凡的世界》要在燕京举办作品研讨会,并且是四家合办,总算是让陆遥阴霾了大半年的心情照进了一束阳光。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