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40章 不愿离去,固守原地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也就是说,半个月后,只要他们能处理完大部分各个城池中充斥着的没有户籍和去处的流民。
    西域的表面工作便可做完。
    想到这里,秦明便点了点头。
    “可以,那就按这样来,你们两个去本地的官府,统计户籍。”
    “是!”
    户籍在这年代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封建王朝里面,对于户籍的管理十分严格。
    不管是大乾还是西域,百姓们都是按照自己户籍划定的范围生活。
    一般来讲,超出自己户籍范围内的走动,都是需要走流程的,不然就会被认定为流民。
    因此在接手了这些流民,将他们收入各大城池之内后,秦明便需要花费不少力气,将他们纷纷入户。
    在风风火火的接收着西域的事务时,一道消息也从后方的大同教派总部传来。
    “陛下,褚老板的信件送来了,武将军也回来了。”
    “走。”
    秦明立刻从县城回到了大同教派总部。
    武清野已经从神木王国回归,这个时候他带回来的也有褚嬴亲笔写的书信。
    在这封信里面详细的记录着他的政见。
    秦明回来的时候,武清野就迅速的把手中的信件交到了他的面前。
    “这封信是褚老板专门让我带回来的,说要把他原本写的信放在您面前。”
    秦明能理解褚嬴的意思。
    像现在这个阶段,他们如果要推行新政,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双方之间互相商议。
    秦明除了和褚嬴商量之外。
    还跟朝廷中的一些官员们进行了细致的考量。
    在这期间他们传话时候的很多细节就需要注意了。
    否则一旦理解有问题,很有可能就会造成本地治理政策的巨大偏差。
    在这个时候褚嬴做事也很谨慎,专门让武清野再回来的时候将信件带了回来,这就很不错。
    “朕看看。”
    秦明让武清野先回去,安排他们的部队带领各地流民出去开荒。
    至于自己则是坐在了书房中。
    仔细的研究起了褚嬴所写的政策。
    他所提出的想法其实概述起来并不算困难。
    就是将市场全部交由各地商人进行自治。
    放开手脚,给他们充分的自由来进行发展。
    税收方面,他们所赚到的银子总体算出利益之后,再交给朝廷的一部分的赋税。
    当然,在这期间朝廷给他们减免的赋税也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褚嬴的意思,朝廷需要在循环交易,比如左手倒右手的互换货物时,将税赋免除,只算商户的货,从头到尾究竟去了哪里。
    这种办法有一个好处就,是朝廷不用再去挨家挨户的找这些商人们收税了。
    只需要让各地的商人们汇总起来的组织,跟朝廷对接就行。
    减免了很多多余的赋税,同时还能让商品更快的流动起来。
    原先朝廷对于他们收税。就是按照每一笔交易都需要缴纳税费来进行计算的。
    有时候互换一批货物,他们自己光是交税赋的钱就已经很让人头大了。
    更别说有什么利润。
    这就导致他们这边的很多商品流通不起来。
    只有一些暴利的行当,才能进行好几手的商品互换。
    现在褚嬴提出了这种办法,从表面上看确实不错,能够直接减少大部分的赋税。
    并让整个西域境内的商品流通起来,市场变得极为繁荣。
    到时候他们只要赚的钱足够多。
    就算是汇总到一起给朝廷交税,也仍然要比之前他们按照老办法收的税更多。
    但这其中也包含着不少的风险。
    此举很有可能会导致他们这些本地势力异常庞大。
    万一真正的做了起来,虽然自由是自由了。
    下面的商户也不受管辖。
    但这同样会让朝廷理不清楚,他们下面究竟做了多少生意,赚了多少银子。
    一切都要由这些各地的商户头目,来进行汇总和汇报。
    到时候他们在其中耍诈,朝廷也不可能知道。
    褚嬴还是有着一定局限性的,虽然他提出了很多条条框框,来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修补。
    但他的这些策略在秦明看来还是不太容易启用。
    “看来还是要指望老师。”
    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秦明缓缓的叹了口气。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