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陈多子快步递来的卷宗,正打算拆开看,并没有将蒯满周与陈多子争着为她干活的小插曲放在眼中。
“你怎么办到的?”他疑惑的问
“一句话让满周和陈娘子都为你争抢着办事儿。”
两人可都是驭鬼者。
蒯满周年纪小、不懂事,当初因为蒯良村一事,对赵福生有感情,甘愿受她使唤也就算了。
陈娘子又不是个小孩,卢家也算昌平郡的小富之家,她生活也算养尊处优,怎么也愿意为她跑腿办这样的小事呢?
陈多子不好意思的抿唇道
“大人对我有恩,我只是做些微不足道的事罢了——”
赵福生白了刘义真一眼
“你小子少挑拨离间。”
说完,又顺势教育蒯满周
“满周,义真说得没错,你记住了,夸奖是有陷阱的,我夸你乖,是为了让你跑腿干活。”说完,问蒯满周
“记住了没有?”
蒯满周似懂非懂,点了点头。
陈多子怔懵,呆立原处。
刘义真见她如此坦率,吃了一惊,正想说什么,却见赵福生突然伸手摸了摸蒯满周的头
“满周真聪明,一教就明白了,去,替我将其他卷宗一起抱来。”
小孩前一刻还在点头,后一刻听她一表扬,眼睛一亮,‘咚咚咚’往柜阁旁跑,深怕被陈多子抢先了。
“……”
“……”
孟婆与刘义真脸色青红交错,一时哑口无言。
陈多子想起自己先前跑腿的举动,频频转头看蒯满周。
“福生,抱回来了!”
小孩兴奋的将所有卷宗全部扫落下来,抱在怀中。
“放桌子上吧。”
赵福生忍笑,将陈多子取来的卷宗打开。
“真够会使唤人的——”刘义真嘴角抽搐。
她把话说明白了,却仍能将人使唤得很顺手。
赵福生一看卷宗涉及正事,顿时不再说笑,表情变得严肃。
这一张卷宗仍是记录的大汉221年的事,却摆放在大汉朝224的标注上——这里记录着上一段卷宗没写完的案子。
……
汤祖望在决意去金县义庄走一趟,会一会这个名叫刘大力的缝尸人之前,就已经意识到这个恰巧在孙府案件后才走马上任的缝尸人应该是与孙氏案子无关的。
可是真正见到这个人后,汤祖望才死心了。
刘大力当时正值壮年,三十三岁,长得五大三粗。
收养了他的杵作也姓刘,是个矮瘦的老头儿,见到镇魔司的令司主事亲自前来,吓得话都说不清了。
交谈之中,汤祖望在确认了这个刘大力在十六年前并未参与孙府丧葬之事。
卷宗登记之前,他帮着义庄杵作收殓尸骨,没有接触过缝尸之事。
这样的消息在汤祖望预料之中。
不过随后这位金县的杵作便提及到了与孙府案件有关联的另一个重要消息在205年春的时候,金县的前一任缝尸人离奇消失,官府遍寻不着,最初担忧出了鬼案——毕竟此人干的是与死人打交道的事。
当时金县的县令勒令义庄停放的尸体必须尽快处理,有人认令的立即送归家,无人认领的即刻下葬。
涉及官司的便先将线索登记在册,留下线索封档便行。
大家提心吊胆了一段时间,最后义庄关闭了一个月,最终无事发生。
直至义庄重新启用,从205年的四月至八月这段时间,金县是没有缝尸人的。
这个活儿既晦气又不登大雅之堂,同时需要人有胆量、八字硬。
中间一直无人接手,好在那段时间官府案子不多,判了斩刑的人要上报朝廷批议,直至秋后才处斩,因此缝尸人的职缺并没有对金县造成多大影响。
直到同年八月后,这位老杵作见始终无人上任,才推荐了自己的义子做了缝尸人。
这些线索总结下来,意味着孙府找的这位特殊的‘裁缝’来路不明。
赵福生将手里的卷宗递给刘义真及孟婆,自己又开始翻找下一卷对应的羊皮。
刘义真飞快将档案上的文字看完,问赵福生
“你觉得汤祖望能找到‘裁缝’吗?”
“估计不行。”
赵福生摇头。
从前几卷卷宗内记录的线索看,孙府的案子结合金县缝尸人意外的失踪,给她一种过于巧合的感觉。
她话音一落,找到了下一卷对应的羊皮,果不其然,上面并没有再出现与‘裁缝’相关的记录。
孙府寻找的这位特殊的‘裁缝’记录便仅止于此。
事情毕竟发生在大汉朝的205年,距离汤祖望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