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75章 粮食换国宝  亮剑:云龙兄,我欠你的总算还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且三德子和小鬼子是盟友,只要挂着汉斯家的旗帜,在小鬼子的地盘都能畅行无阻,包括华夏也一样。
    只要五百吨自热干粮和一千吨压缩饼干,汉斯国的军方就会用轮船把所有想来华夏的人护送到沪城港口。
    接着就是在八路军设在各地的情报人员配合下,分批运送到独立纵队这边。
    当然,老鹰国以及盟友这边就不会这么麻烦,直接美元开道,通过袋鼠国和大象国的基地,把归国的人才运送到国内。
    这里要说一下,有一个地方比较关键,那就是滇省的禅达,那个地方以后靠近的国外很大一片区域都被我们绝对控制。
    只要人到了那个地方以后,就会坐上军用运输机直飞独立纵队,整条人员运输路线都非常安全。
    目前在独立纵队根据地,差不多已经有五千多名国外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新成立的各部门工作着,都在为华夏的科技崛起而努力。
    不过这么好的条件除了运送人才以外,还有从世界各地搜寻华夏遗失在海外的国宝。
    毕竟,在18世纪60年代,有两个强盗闯进华夏最伟大的一座园林圆明园,抢夺了里面无数的奇珍异宝。
    其中一个叫做法兰西,另外一个叫做英吉利。
    华夏被约翰牛抢走的国宝,已经被找了回来,全部保存在晋省的秘密基地里面。
    现在轮到高卢鸡了,我们华夏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绝对不会做出那种抢东西的事情。
    我们都是用当地人最紧缺的物资进行交换,普通的文物一百斤粮食换一斤,现在直接用秤称,童叟无欺。
    如果是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就由三德子的人出面,五吨自热干粮一件,一手交货一手交干粮,绝对是公平公正。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是看中本国的国宝文物,其他国家又欣赏不了,还不如用来换战争年代最重要的粮食。
    这种行动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了,大量流失的国宝文物,不断地回流回来。
    尽管花费比较大,不过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可是老祖宗留给我们这些后世子孙最珍贵的东西,所有华夏人都有义务守护好。
    当然,这与组织这个计划的总负责人有很大的关系,毕竟一个开挂的男人最不缺的就是钱。
    目前周志明的资产谁也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毕竟后世老鹰国那些赚钱的大公司,他都有股份,每天都能源源不断地给他创造天量的财富,钱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数字。
    甚至他到现在,就连这些数字都不去关心了,除了不断地补贴八路军以外,好像也没多大用处。
    在周志明这只无意中闯入到这个时空的蝴蝶影响下,三德子这边的后勤部门获得了大量的自热食品。
    凭着他们的工业实力,很快就仿制出这种方便快捷的食物,虽然质量还赶不上独立纵队生产的,但是也能让前线的士兵经常吃上热饭,战斗力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
    自此以后,整个蓝星各交战国的后勤部队都进入到了自热食品的时代。
    又有点扯远了,我们言归正传。
    赵望乡也是因为新火计划才回国的,今天他来到秘密基地,主要是因为要借助电子管计算机对风洞的一些参数进行计算。
    关于这种先进的电子管计算机,他是有所耳闻的,听其他不少同事说起过,说这是一种划时代的科技,能解决很多运算上的问题。
    他们风洞项目组属于那种最新组建的部门,现在正处于理论计算阶段,只有用数学把所有东西都算清楚以后,才能开始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风洞。
    在这个年代,建造一个风洞可是一个大工程,想要建造的话,需要一个强大的工业体系支持,而且最关键的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最起码都要五千万美元以上。
    而且风洞运行需要的电力也堪称恐怖,像周志明准备修建的那种24米*14米的大型低速风洞,电机总功率为10万千瓦,换算过来差不多每一个小时需要10万度电,为此独立纵队专门修建了一个大型火电站专门供电。
    如果不是现在独立纵队的火力发电已经成熟,就这一点估计大多数国家连这道最简单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其实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风洞,基本上都属于小型的,比如9.5米*9.5米,这种完全可以对螺旋桨飞机进行风洞测速。
    可是熟知后世科学发展规律的周志明,可不想建造这种注定要被淘汰的东西,要做就要做最好的,最起码能让喷气式飞机和导弹进行风洞实验。
    周志明从系统中兑换出相关的技术资料,交给了力学研究所,用来专门制造对应的大型风洞。
    并且还提议要求,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所有的东西都要掌握,并且根据华夏的基本情况进行改进。
    赵望乡带着他的核心小组,在这几天之内整理了一下目前风洞最急需要演算的数据,在今天早上六点的时候,带人准时来到计算机机房。
    这个电子管计算机的机时非常宝贵,早就提前排好了,他们力学研究所只有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四天,每天六个小时。
    每次用完自己的机时以后,就会在基地特意准备的房间休息,吃住都要在一起,不允许随便走动。
    此时的赵望乡正在和组员们乘坐基地专用汽车前往电子管计算机机房,他与副组长唐德胜坐在前排,两人趁机交流了一下各自的想法:
    “唐工,听说你是独立纵队的老人了,当年还在赵家裕工业区工作过,你跟我说下,这个电子管计算机真的有这本书上介绍的那么神奇吗?”
    说完以后,他就扬了扬手中的一本书,上面是关于一些电子管计算机的介绍,以及目前能进行的一些运算数据的分类。
    其实赵望乡手里面拿着的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周志明,当然是化名,毕竟,没有人比他更懂计算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