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2章 接连被拒,锦鲤自有妙计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  保安年纪有些大,平常时也不追星,哪怕追星了,一时半会也认不出眼前这几个捂得严严实实的“普通人”。



    严星栋跟保安说道:“叔,这个剧组招保安不?”



    大叔立马瞪大了眼睛,其他人也赶紧看向严星栋,这是什么展开?



    严星栋后知后觉才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说道:“不对,我说错了,我是说龙套!这个剧组还找龙套不,我们是过来应聘当龙套的!”



    保安上下扫了他们一眼,一脸严肃地摇头:“不招龙套,我没收到相关通知,你们要找龙套也不应该来剧组找啊,剧组都是在网上招人做龙套的。



    到点了,就喊你们在一个地方集合,开个车拉你们走,结束了又拉你们回来。如果想在剧组演龙套,那就只有……”



    大叔话说到这里,又没再讲下去了,摆手赶他们出去:“走吧,你们赶紧走,这个剧组不招龙套!”



    他们还没反应过来,直播间的网友反而反应过来了。



    【这个大叔是不是还以为严星栋想要跟他抢饭碗啊,哈哈哈!】



    【大叔眼底还带着不信任与疑惑,赶走赶走,统统赶走!】



    【大叔说的这种龙套我知道,我前不久才刚报名,集合后上车拉走,拉到一个写字楼或者学校操场是最常见的。



    剧组也不会让我们做什么特别的事,就是不停在一个地方走路,或者跑步、说话……一天能有100块钱,还包水包盒饭呢!



    就是夏天去太热了,总是担心会中暑,强烈让剧组给个高温补贴!】



    找的第一个剧组被拒,他们也不气馁,马不停蹄地去找第二个剧组。



    影视城里的剧组很好找,布景都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在这一大片里聚集的都是现代剧组。



    走没一会儿,他们就找到了第二个现代剧组。



    同样是在门口就被保安拦了下来,这个态度温和点,问他们是做什么的。



    严星栋这次没嘴瓢,老实地说:“我们过来应聘当龙套。”



    保安乐了:“龙套也要应聘?你们全是新人吧?”



    罗奕上前问:“这位大哥,龙套不应聘,那要在哪里当龙套啊?”



    保安觑了他们一眼,却是没多说什么,挥手道:“你们自己上网查消息吧,赶紧走赶紧走,这个剧组没有多余的龙套位置给你们!”



    第二个剧组被拒,大家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走到一个凉亭坐了下来,商量对策。



    顾澄去网上找资料,发现剧组很多时候会在小红薯这类社交平台上发布龙套消息。



    感兴趣的人在网络上递资料,通过后就拉一个交流群,上面会公布哪月哪天多少点集合,待遇跟工资都会说清楚。



    因为这种场景经常切换,所以龙套角色还真不一定要来影视城,演员也不一定会亲自到场那一场景,就是把人多的背景拍了就完事了。



    能在剧组里跑的龙套,戏份稍微会比较重一些,大概是从背景墙变成路人甲,偶尔会出镜。



    除了顾澄跟锦梨之外,其他人都没拍戏经验。



    但在应聘龙套,这两人也给不出什么好意见。



    锦梨摊手:“别看我,我一入行就被剧组指定要演女二,后面接的都是女主剧,要不我们换个计划,改成应聘配角,或许会更简单点。”



    顾澄也很无奈,言简意赅地说:“我第一部戏就是男主角,虽然存在感不强,但那也是男主。”



    陈凛刷着手机,忽然道:“等等,要不我们毛遂自荐,加入某个团体吧,我看这上面说许多地方的龙套都是被人包圆的,得加入进去才能有角色演!”



    锦梨立刻说不行:“加入团队是可以,但收入也会被抽成,那些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带你入圈。”



    许多剧组为了省事,都会把龙套这些不重要的角色外包出去,由中介去凑人。



    这样有个好处,剧组能够减负,不需要什么事都负责。但中介玩的是抽成,通过中介拿到的角色,酬劳都会被中介砍一刀。



    现在不仅是剧组兴起搞外包,放到职场也是一样的。



    许多公司为了减少支出,会把不重要的工作岗位外包出去,由外包公司推人过来。



    这里头,跟企业对接的外包公司,所以企业只需要支付外包费用,不需要为外包推荐过来的员工购买社保和其他相关福利。



    社保福利等支出都是由外包公司来给员工,所谓的用人成本减轻,都是通过外包公司去减轻,外包公司不可能给员工支付跟企业一样的用人成本。



    比如通过企业招进来的合同工,用人成本是1。



    那么通过外包公司推荐进来的“派遣员”,用人成本就是0.5。



    比较可笑的是,这0.5是企业给外包公司的,外包公司还得抽一部分,发到员工手中可能就只剩下0.3。



    最绝的是,有的企业为了逃避员工每年的涨薪,或者干多少年就得给员工终身养老等制度,等员工干了七年后,就立刻让员工另外签一份协议。



    这份协议,就是把员工从“合同工”的身份,转为外包公司的“派遣员”。



    一来一回,企业甩脱了冗杂的用人成本支出,但风险转嫁给了员工跟外包公司。



    当然,外包公司肯定是赚钱的,这里面唯独员工成为了受害者——



    工作内容没变,但福利跟工资却全部降档。



    明星虽然不知道外包概念,但也知道通过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