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三章 陈年卷宗  我在异世封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第四百七十三章
    赵福生的话令得众人吃了一惊。
    孟婆几人将脑袋靠了过来看。
    蒯满周年幼不识字,只见上面写了数行蚊蝇大小的字,字迹工整,但她看不懂。
    陈多子的父亲早年倒是读书人,也曾受父亲启蒙,但她年幼丧父,识的字也不多。
    孟婆倒是认识字,靠着赵福生一起看。
    刘义真过来时,赵福生已经将卷宗上的文字看完,顺手将卷宗递到了他手上。
    他将其展开,念着
    “大汉朝221年6月14,有人上报镇魔司,说是看到金县城东上春坊宁回巷老宅点起了红灯笼——”
    上春坊宁回巷原本是属于孙道扬所有。
    孙道扬原是金县富商,家中做的是药材生意,其生意遍及益州。
    他手下养了一只船队,通过白陵江,主要在徐州与益州两地走,从一些乡县收购特殊的药材,供给益州上阳郡的回春苑所用。
    孙氏一门家大业大,孙道扬有一妻三妾,共生三子七女,但唯独长子孙绍殷是正室所出。
    他的长子名为孙绍殷,从小擅长读书,是金县早年出了名的神童。
    孙道扬对长子寄望很深,希望儿子读书有成,将来要是能入朝拜官,那么就可以让孙门由商入仕,脱胎换骨。
    16年前,也就是大汉朝207年前,孙道扬听闻徐州昌平郡治下一处名叫万安县的地方出了一种特殊的药材,名唤白苏,有奇妙的安神、镇鬼的作用。
    传言越说越悬乎,最终孙道扬打算前往万安县一趟,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奇药。
    他这一次出行,带上了久困家中苦读的长子孙绍殷,希望儿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增长见识,不要变成一个书呆子。
    哪知这一趟出行,孙绍殷不知从哪儿带回了个陌生女子,说是对其一见倾心,欲与之成婚。
    之后婚事出了波折,在婚礼之前,这对未婚夫妻双双殒命。
    ……
    因孙、沈二人并不是死在金县,所以金县镇魔司的卷宗上并没有详细记载二人死因,甚至将孙、沈二人之死一笔略过,也没有提及沈艺殊身份,只提到了有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刘义真又往下看
    “……孙家抬回一口棺材,我查询过当年卷宗记录,卷宗内留有一部分走访口供。”
    说到这里,刘义真看了一眼赵福生,赵福生道
    “想必当年孙府是发生了怪事的,所以镇魔司才会留下这样一份档案记录。”
    众人点了点头。
    汤祖望的记录写着经翻阅卷宗口供,提及孙家曾定制寿衣、香烛等物,并请匠人糊了纸人、别墅、马车,同时请了一位‘裁缝’高手。
    他这里所提及的‘裁缝’高手自然不是真正裁剪衣裳的裁缝,而应该是另有所指。
    赵福生听刘义真念到了此处,想到了孙绍殷那古怪的、不协调的四肢——他好像身体被人撕碎,再重新缝合过的。
    二十六年前,金县的这位镇魔司的令司也非草包,估计也生了疑惑,所以在‘裁缝’二字上打了个特殊的朱砂批注,显然也对此感到了怪异。
    他写道“……可我后续通过记录查访当年留下口供的证人,这些人竟全不记得被镇魔司问话过。”
    这一卷卷宗写到此处,便一下断了,后续全无。
    赵福生心念一动,目光落到了‘大汉朝222年夏’字样的阁台上。
    上面仍摆了一卷裹起来的羊皮卷,上面用红色丝绳系住。
    她将卷宗取出,把丝绳扯开,摊开正打算继续往下看,刘义真想了想,说道
    “我去喊个人进来问话。”
    赵福生点了点头。
    “大人,这些卷宗有古怪。”孟婆强打精神,说了一声。
    从踏入这间卷宗室后,兴许档案卷宗内记录的鬼案与孙府、沈艺殊有关,她的心情很是低落,此时说话也是想分散自己的注意力,避免持续的愤怒、不安。
    赵福生目光落到手里的卷宗上,指头缠住那一缕殷红的丝线,若有所思道
    “据我们推测,汤祖望应该在26年前——”时间倒推,就是221年前厉鬼复苏,“死于吴宅——”
    赵福生说到这里,语气顿了一下
    “不对,应该死于孙府故居。”
    汤祖望死后,受孙绍殷的法则影响,金县出现了长达26年的‘太平’。
    这种‘太平’是受到压制后的伪太平,但不可不认,金县这些年并没有发生过鬼祸。
    按照镇魔司法则,没有鬼祸发生,便自然没有鬼案记录——金县镇魔司的这二十几年案架上应该是一片空白才对。
    可此时案格上却都摆满了卷宗。
    “是谁写的?”
    陈多子也问。
    赵福生还没来得及回话,便听一个怯生生的男人道
    “是、是咱们镇魔司的汤大人写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