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2章 受益非浅  穿书八零:发家从摆摊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nbsp; “别这么说,都是举手之劳。对了,你哥去看眼睛了吗?我都快半个月没见他人影了。”
    
    尚海涛低头微抿了一下嘴巴,毕竟是第一次见面,很多话他也不好直说。
    
    “只能说凑合。嫂子你进去吧,我先走了,再次表示感谢!”
    
    他朝周乔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迈上自行车,脚下一蹬就骑走了。
    
    尚海涛虽然什么也没说,但周乔已然从他的神情上猜得一二。
    
    她正要关门进屋吃饭,背后忽然传来一个声音,“同志等一等,有你们家的电报!”
    
    到了这八十年代末,也就是眼下这个时候,价格已经调整为0145元/字,从此往后再也没有变过。
    
    因为改制开放后,电话开始逐渐走入很多家庭,率先从南方和部分发达的沿海地区开始。
    
    慢慢的,这种又贵又冰冷的电报,也就随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梦萍一边给孩子们盛饭,一边质疑道,“会不会是邮递员送错了,咱家在外地又没有亲戚,何况还是鹏城那么远的地方。”
    
    “是啊,谁会突然给你拍电报啊。”陆征的话很酸,表情也很酸。
    
    只有周达对这个问题漠不关心,端起碗来默默地开始吃饭。
    
    “我猜有可能是英姐。”周乔快速撕开信封,“果然是她,她真的去了鹏城。”
    
    说起来,她们俩也有大半个月没见过面了。
    
    从周乔最后一次抓完货后的第三天,赵云英就彻底收摊,开启了南下之旅。
    
    据电报上说,她先是去了一趟白春黑水路,发现除了环境比荔城好一些之外,从服装款式,经营模式上来看,无非也就是挪了个窝,没啥大意思。
    
    后来她听了周乔的话,又去了沪上,羊城和鹏城,在这几个地方均受益匪浅。
    
    她不光在理念上受到了不小的启发,更被南方人积极主动的生意经而感到震撼。
    
    在海城人民还在提着礼品,点头哈腰地跑工作时,那边的生意人已经在端着酒杯,庆祝今天又谈成了一个大单。
    
    赵云英说,有两句话让她感触最深。
    
    海城人教训孩子常说,“不好好念书将来就没工作,到时候你就只能靠做生意养家糊口!”
    
    而那边刚好相反,“不好好学习,以后你就只能去单位里面上个班!”
    
    她的电报里充满了大彻大悟,让替她高兴的周乔也同样能够感同身受。
    
    一旁的梦萍不淡定了,“我的天呐,一个字一毛五,赵云英洋洋洒洒的一大篇,都够抵上咱们全家好几天的菜钱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