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都极易滋生细菌、病菌、甚至是病毒。
若是不提早防治,恐疫情泛滥。
到时候,只怕是生灵涂炭。
损失惨重。
李元珩闻言皱眉。
和宁雨菡相处这么些年,李元珩自也知晓,宁雨菡颇懂几分医理。
不然,也不会培育出那防治天花的牛痘,被大胤百姓尊为药王娘娘了。
大胤各地的药王娘娘庙,可是至今香火鼎盛呐。
宁雨菡的医术之高,由此可见一斑。
而宁雨菡的这番话,自也引起了李元珩的高度重视:
“嗯,此事确实是需要提上日程。”
李元珩略一颔首,沉吟片刻,便又开口道:
“来人!宣户部尚书、太医院院正去勤政殿议事。”
防治疫情之事,他需得和他们好生商议一番,尽快制定出一个章程,颁布实施才好。
事不宜迟!
闻言,守在殿外的小内侍当即恭声应是,领命而去。
而李元珩,也旋即自椅子上站起身来,欲摆驾勤政殿。
见状,宁雨菡自也当即起身,一路将李元珩送至乾元殿大门口,眼见得他坐上御辇,在方进忠与众御前宫人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摆驾离开。
直至帝王的身影,完全消失不见,宁雨菡这才转身重新步入乾元殿。
李元珩这一去,便是直至天色擦黑才回到乾元殿。
此时,他一脸疲态,眉间却依旧紧锁。
“陛下可用过晚膳了?”
宁雨菡见状,不由道。
闻言,李元珩一边做沉思状,一边摇了摇头:
“未曾。”
适才,好不容易和众大臣一起将防治疫情的具体章程给谈妥,哪里还有时间和心情,去吃什么晚膳啊。
此时,被这么一问,李元珩只感觉腹内空空。
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到现在,还未曾用晚膳啊。
而宁雨菡闻言,则是露出一副“我早就知道了”的表情,遂又转身步出殿中……
“黄河流域洪水泛滥。
好几个县,都决堤了。
各州、各府,也都快顶不住了。
按这奏折上的话说,虽极力修筑维护堤坝,却还是随时都有决堤的风险。”
李元珩沉着脸,忧心忡忡的道。
这些州府,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一旦决堤,百姓必将流离失所。
到时,该如何是好?
李元珩正是为此而烦心。
宁雨菡闻言,也禁不住皱眉。
黄河流域洪水泛滥一事,她多少也知道一点。
毕竟,她现在每日都在替李元珩规整奏折,收拾规整奏折之际,无意间瞥见奏折上的消息,也是有可能的。
之前,就有奏折上书,说是黄河流域已进入到汛期,水位高涨,恐有灾情发生。
当时,李元珩便对此很是重视,还特地叫户部拨了一笔款子过去,令各州、各府、各县,好生修筑、加固堤坝,以抵御洪水。
谁曾想……
洪水竟是泛滥如斯。
情况竟如此紧迫。
等等……
李元珩刚刚说什么?
极力修筑、维护堤坝……
且,他之前,好似都是在着重叫人修筑堤坝。
电光火石之间,宁雨菡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想了想,她沉吟着开口道:
“陛下,既然修筑堤坝,如今看来,对抵御这场洪水并不太奏效,您可想过另辟蹊径?”
按理,她不该插口。
毕竟身为后妃,实在不好干涉妄议朝政。
不过,事关国计民生、百姓疾苦——
一想到,若是各州、各府真的大面积决堤,到时洪水泛滥、百姓流离失所,宁雨菡就不忍心,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宣之于口。
若是可以对灾区、对百姓有所帮助,那也是好的啊!
她不是圣母,但也不能视若无睹。
闻言,原本眉头紧皱的李元珩,不由转目望向宁雨菡,略一挑眉:
“哦?另辟何蹊径?如何个另辟蹊径法?”
不知是病急乱投医,还是怎么滴。
李元珩不但没有怪宁雨菡多话妄言,反倒一副对宁雨菡的这个“蹊径”,很感兴趣的模样。
闻言,宁雨菡也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开口:
“有道是,宜疏不宜堵。臣妾想着,若是加固堤坝,也是无用,不如尝试着开渠疏导,让水域下降,将这些来势汹汹的洪水,疏导引入湖泊、最终汇入大海。
&nb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