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章 借音  我,孙山,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一大早,苏氏拉孙山起床,谷雨快速帮弟弟清洗,又把早饭端上来。 
    孙山看到是咸肉菜干粥。味道不错,吃起来暖暖的。 
    苏氏把饭盒拿进来,对着孙伯民说:“孩子他爹,快点出门,不要迟到。” 
    孙伯民哦了一声,拎着刚吃饱的孙山,快速走出院子,转到孙三叔家,大声喊:“德哥儿,上学了,快出来,迟到了。” 
    开门的是孙三婶,笑着说:“大伯,还早,德哥儿在吃早饭呢。” 
    孙山喊了一声三婶,溜进院子,看到三叔家的三个儿子正在啃番薯。 
    德哥儿拿起一条大大的红番薯,啃得一嘴都是。嘟囔着:“大伯,山子,你们也太早了吧。” 
    孙伯民笑着说:“不早了,晚去,可要挨板子的。” 
    孙伯民的童年记忆里挨过好几次板子,其中就有一条就是因为迟到。自然不想山子被打,郑夫子为人和善,可规矩很严,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手软。 
    孙山跟着说:“德哥儿,上学前,夫子已经给我们讲过学堂的规矩了,不早点去,迟到了,会打手掌。” 
    郑童生先给新生讲学堂的规矩,又安排郑伯讲一遍,无论学生和家长,都要知道学堂的纪律。 
    德哥儿快速啃完番薯,收拾好学习用品,急匆匆地说:“阿爹,阿娘,大哥,二哥,我先去学堂了,你们慢慢吃,等着被打板子吧。” 
    说完后,拉着孙山就跑出院子。孙伯民也紧紧跟上。 
    至于孙三叔,早就表明了,不会去接送。 
    院子里的广哥儿,永哥儿也快速吃完番薯,着急地说:“阿爹,阿娘,我们也去上学了。” 
    本来不紧张的,被山子和德哥儿这么一搞,大家都紧张起来了。特别是永哥儿,可曾经因为迟到被郑童生打手板。 
    两人转了个弯,到孙二叔家里喊庆哥儿出来,三兄弟都在中班,一起上学。 
    孙伯民几个很快来到郑氏学堂门口,郑伯像昨天一样,早就守候。 
    孙伯民嘱咐道:“山子,德哥儿,你们快点进去,好好读书,莫要惹是生非。” 
    最后这句是对德哥儿说的,山子沉闷又乖巧,别人不惹他就阿弥陀佛了。 
    孙山、德哥儿和孙伯民道别,又和郑伯打了一声招呼,便走入学堂。先把饭盒放到厨房,再走入教室。 
    杨清北早就在了,看到他们两个,喊了一声:“早啊。” 
    孙山点了点头说:“清北,早。” 
    德哥儿溜到杨清北身边,看他正在练字,用的是纸张,羡慕地说:“清北,你写的字真好看。” 
    孙山好奇地看过去,也很惊叹,杨清北写的字在九宫格里,不漂亮,但大小一致,整整齐齐,一看就很用心写的。 
    杨清北因为长得白,一点脸红就上脸,腼腆地说:“哪里,我写的一般。” 
    孙山并不是真的小孩子,知道身为小屁孩的杨清北听到夸奖很高兴,笑着说:“清北,你写得真好看,能全写在格子里了,我就不行了,字还是牛般大呢。” 
    德哥儿大声一喊:“哎呦,我都忘记怎么写了。不行,我要好好练习。” 
    说完,立即展开文房四宝,不过纸张用石板替代。 
    孙山看时间尚早,并未练字,而是复习昨天学的,短短的十二字,异常的艰难。 
    孙山觉得脑子好笨,用上京话,好难读出来。 
    复习一遍又一遍,郑夫子终于来了。 
    孙山三人看到夫子进来,立即起身,行礼问好。 
    郑夫子和气地说:“昨天教的,可还记得?” 
    孙山三人表示记得。 
    郑夫子满意地摸了摸胡子,点了孙山起来,说道:“孙山,背一遍,用上官话。” 
    十二个字,一点也不难,很快背完了。后面的德哥儿,杨清北也能顺利背完。 
    昨天郑夫子布置了作业,就是抄写十二个字。 
    三人把作业上交。 
    郑夫子点名说:“杨清北写得最好,不错。孙山和孙定德,你们要加紧练习,笔顺是对的,但字太大了,得要练小。” 
    孙山和德哥儿表示多谢夫子的教导,一定会好好练习的。 
    之后郑夫子开始一天的正式上课。 
    这次,他教了二十四个字。 
    一笔一划地教学生怎么写,怎么读。 
    先用广南话读一遍,解释其中的含义,还讲述里面的故事。再用上京官话读。 
    郑夫子说:“你们刚启蒙,所以我还跟你们讲广南话,等过段时间,我上堂会用上京话讲。记住,一定要好好学上京话,将来有机会,去不同的地方,上京话就是通用话。” 
    孙山三人表示知道了,一定会好好跟夫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