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孙山无语地看着大小魏镖师,两人不愧是行走江湖的老油条,讲的故事比王季钧还夸张。
两人讲孙山一伙人与土匪打斗的过程真的好似他们亲眼看到一样,把孙山形容得无比英勇,像个救世主一样。
能有多夸张就说有多夸张。
经过他们的两张嘴,孙山的形象如下八尺男儿,冲锋陷阵、临危不惧,杀缪果断,赴汤蹈火、所向披靡、勇冠三军。
要不是吃瓜群众亲眼见过孙山,还真以为孙山就那么高大威猛,英俊潇洒。
大小魏镖师你一言我一句,滔滔不绝,整个公堂仿佛他们家一样。
好一个畅所欲言,畅快淋漓。
不说吃瓜群众听不听得下去,孙山这个当事人也听不下去了,咳嗽几声,试图让他们闭嘴。
也不知道大小魏镖师看不出孙山尴尬,还是向来喜欢吹牛,孙山的咳嗽声也没有阻止他们。
无奈只好一拍案板,两人瞬间闭嘴了。
孙山抬头挺胸,端端正正地坐直,严肃地说“行了,你们就说到此为止。”
再说下去,孙山得找个洞钻了。
两人讲故事的效果好似孙山安排的剧本一样。
因为太浮夸,相信沅陆的百姓都不会相信的。
大小魏镖师见孙山不让他们继续说,也只能停下来了。
这不,将功补过,两人决定把孙山形容得惊天地泣鬼神的勇猛形象,好让孙知县高兴高兴。
从今以后沅陆县就在孙山的管辖范围,他们的镖局又恰巧在沅陆县有站点,得要跟孙知县打好交道才行。
万一孙知县还记恨他们逃跑的事,暗中作梗,搞镖局怎么办?
虽然镖局背后也有靠山,可“远亲不如近邻”,“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孙知县想要成事很难,但坏事就很简单了。
随便按个“莫须有”的罪名,也能把他们的镖局搞垮。
两个镖师想着要好好拍马屁,好好吹彩虹泡泡。
孙知县一高兴,就忘记他们跑路的事,从而不给镖局搅拌子。
孙山要是知道两个镖师的想法,只会告诉他们只要遵纪守法,合法经营,镖局保证平平安安。他才没那么无聊搞镖局,忙得很。
王季钧悄摸摸地瞄了一眼孙山,又悄摸摸地瞄一眼大小魏镖师。
艾玛,实在高啊,高啊。这两位镖师太会拍马屁了,拍得让人无地自容哩。
想到自己刚才对孙山的夸赞,跟两位镖师一对比,王季钧觉得在班门弄斧。
王县丞嘴角抽了抽,刚才大侄儿非常浮夸地跨孙山,转眼两个镖师更浮夸地跨孙山,两个“原告”的台词听起来就像孙山给的一样。
好一个歌功颂德,打造完美形象。
要不是自己是王季钧的大伯,要不是自己知道孙山并没有给剧本,还真不信这一切不是孙山安排的。
吃瓜群众分两派。
一派虽然失望孙山的形象,但对孙山剿匪的英勇十足十地信,从此对孙知县爱戴几分。
一派认为这一切是剧本,甚至怀疑土匪也是剧本。他们无法相信王小四和大小魏镖师口中的孙知县跟眼前坐在高堂的孙知县联系上,所以坚信这一切都是剧本。
孙知县之所以编排这部戏出来,完全因为初来沅陆县,好让百姓对他感激涕零,从而为以后顺利干活,从而升官发财。
至于围观群众的孙家护卫,听到王小四和大小魏镖师对孙山的夸赞,不由地竖起大拇指。
没错,孙家村的官老爷就是这么靓仔,这么完美。
孙山哪里知道自己的完美形象会因为王季钧和大小魏镖师太浮夸的表演而出现裂痕,让不少吃瓜群众以为这是剧本。
要是知道,说不定会把王季钧和大小魏镖师吊起来毒打,好让他们正常讲故事。
三个原告讲完后,孙山让最后一个原告汪管事讲案发经过。
汪管事倒是最正常的一个,全场平铺叙事,只讲他们把土匪剿灭,对孙山的夸赞一句也不说。
当然也没有说孙山刚开始选择跑路,并没有正面迎击。
汪管事长话短说,故事讲得平平无奇,吃瓜群众听得打哈欠。
心里想着还不如王小四和大小魏镖师讲得精彩,虽然浮夸了一些,但讲得有板有眼,听起来还怪好听。
原告讲完,孙山就问被告“你们这群土匪可知罪?”
死翘翘的土匪们.....
奄奄一息的三个土匪......
孙山见死人不说话,活人也不说话。
于是直接判决根军《大乾大诰》重典治乱世,对土匪等犯罪加重处罚,土匪持械,团伙作案,抢劫得财,致人死亡,情节特别严重,无论首从,凌迟处死!
活着的三个土匪翻了翻眼睛......
孙山让土匪当场画押。
衙役走了上前,接过孙山当堂写下的判词,然后走到土匪跟前,用三人的大拇指画押。
根本不问土匪的意见,当然土匪想有意见也没办法说话,更没办法挣扎拒绝画押。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