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08章 旗杆碣  我,孙山,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孙山在家跟四个姐姐聊了一个下午,等吃晚饭时,把村长和族老请过来,一边吃一边商量立功名碑事宜。
    孙三叔得意地说:“村长,我看山子的功名碑还是立在村口好,别村的人一进来,就知道我们孙家村是进士村。”
    村长虽然不怎么喜欢孙三叔,但这个建议非常好,认同地说:“叔文提的建议不错,旗杆碣就要立在最醒目的地方,一定让人一眼就看到。让外人知道我们孙家村出了一个好儿郎。”
    孙三叔继续得意地说:“村长,开工挖土那天,要把所有人召集过来挖土,得让十里八乡都知道漳州府第一进士出自孙家村,完工的那一天,也把所有人召集过来,再次让十里八乡都知道只有孙家村才有资格立功名碑。”
    这个主意更不错,村长总预算稍微看孙三叔一丁点顺眼,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叔文说得好,必须让十里八乡,不,是整个黄阳县都知道漳州府唯一的进士老爷在孙家村,必须张灯结彩,大放鞭炮,热热闹闹,让所有人都知道孙家村的荣誉。”
    村长越说越兴奋,乐呵呵地看着孙山。
    心里想着:孙家村的儿郎都是出色的好儿郎,是十里八乡值得嫁的好儿郎。
    村长想到以后孙家村的儿郎不愁娶,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族老甲也说道:“这次立功名碑仪式必须搞大一点,最好把十里八乡的村长,里长邀请过来,好让他们见识见识进士碑到底长得怎样。呵呵,他们以前肯定没看过,也只有来孙家村才能见。”
    大伙一听,觉得这个主意甚好。
    孙家村是整个黄阳县唯一拥有进士碑的地方,不来他们村看,还能去哪里看?
    孙三叔举手举脚底赞同:“好,好,好,必须大搞宴席,把整个黄阳县的村长,里长请过来,看一看我们孙家村的进士碑。”
    眼珠子溜溜转,转过头问:“山子,要不把衙门的人也请过来,呵呵。”
    好似想到什么,遗憾地说:“可惜黄阳县的唐大人高升了,衙门又没有新任县令老爷。要是把县令老爷请过来观礼也好,可惜了,可惜了。”
    孙三叔想着要是知县大人也过来参加他们的立碑仪式该多好了。
    孙家村肯定风光无限,他们家更是风光无限。
    孙山对前面如此浮夸的作风也只是笑一笑,并不出声反驳。
    只是听到唐大人,孙山的心就好疼。
    因为孙山终于弄懂唐县令为什么能高升了。
    其实严格上来说也不算高升,是平调。
    据说唐县令被平调到一个上等县做知县,具体在哪里地方,还没打听出来,得要去漳州府问一问才知道。
    而唐县令之所以能被调出去,完全因为他高中。
    地方官员的考核标准主要包括“六条”: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等六项事务,其中学校(即教化)是考核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唐县令任职内,孙山不仅是黄阳县第一进士,还是漳州府第一进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不唐县令的在教化上遥遥领先一众官员,直接拉爆打满分。
    所以唐县令成为漳州府最出色的县令。
    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很快地就把自己从黄阳县调离出去,到外省做官了。
    孙山听到这个原因,气得吐出,恨不得追上唐君宜,把他暴打一顿。
    孙山摇了摇头,不再想唐县令,害怕自己想得走火入魔,真的吐血。
    孙伯民见到孙山摇头,以为孙山有意见,问道:“山子,你作甚摇头,是不同意吗?”
    孙山肯定不同意,只是等村长和族老说完才提出反对意见。
    这么做实在太夸张了,不符合他的做事原则。
    孙山赶紧解释:“立碑这事我们村知道就行了,不需要邀请外村人。”
    孙山话还未说完,孙三叔立即反对:“山子,只有我们村知道哪成。你高中不仅是孙家村的喜事,更是黄阳县,甚至漳州府的喜事。要不是漳州府太远,我们肯定也把漳州府的大人物请过来。山子啊,你可是漳州府第一进士,邀请整个漳州府的人过来观礼都不为过。”
    族老乙对孙三叔的说话高度认同,认真地说:“叔文说得对,漳州府除了我们村的山子,还有谁考上进士呢?只有我们村观礼哪行,必须越多人来观看越好。”
    村长竖起大拇指,点了点头说:“山子,这么重要的时刻,必须让更多人见到。漳州府太远不好请,但十里八乡这么近,肯定要请来。好让他们见识一下孙家村进士老爷的风采。”
    孙伯民也是这么想的,劝说道:“山子,我知道你这个人喜欢低调,中举那次就算了,这次中进士,肯定要敲锣打鼓,热闹热闹。好不容易有这么高兴的事,必须让所有人知道。”
    连一向沉默寡言,老实巴交的孙二叔也说道:“大哥说的对,这么高兴的事必须让大家高兴高兴。我都没见过进士碑,那天一定要好好看一看。”
    其实孙二叔见过进士碑,何家村的。
    只不过把进士碑立在孙家村,更是百年难得一遇。
    孙三叔见大哥和二哥都认同自己的说法,更是得意的说:“山子,就这么决定了。立碑那天得把黄阳县有头有脸的人请过来,让他们看一看我们孙家村的进士碑如何威风凛凛。”
    孙山想到一窝蜂的人,就头疼。
    依旧摇了摇头说:“阿爹,二叔,三叔,这不好吧。当初大表哥高中,也没办把附近的人请过来。我们按照何家怎么做就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