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2章 祖宗保佑!  我,孙山,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回到家里,黄氏和苏氏正在做好艾糍和碱水糯米糍。 
    黄氏关切地说:“去了快一整天,饿了吧,快过来吃艾糍,刚做的,新鲜得很。” 
    孙山把分到的猪肉放到饭桌,洗了手,抓了一个艾糍,塞入嘴里,吃得狼吞虎咽。 
    一大早吃过早饭,爬了大半天的山,又累又饿。 
    孙伯民也不逞多让,拿了一个婴儿拳头大的艾糍,两口就干掉一个,连续吃了好几个,才缓过劲来。 
    黄氏心疼地说:“看把你们父子俩饿的,慢慢吃,糯米难消化。” 
    苏氏随手搓了一个圆圆的黄色糯米糍,关切地说:“今年搞得比往年晚,早知道这样,就带点吃的去。” 
    孙伯民解释道:“今年坟头杂草多,弄得久一点。”接过谷雨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继续拿起艾糍吃。 
    孙山咬了一小口,一股艾草香味 ,里面放着炒熟的花生和劣质的黄蔗糖,吃起来又香又甜,纯天然的清香。 
    孙家村过清明,都会提前一天做艾糍(青团),和碱水糯米糍。 
    艾糍里面有馅,一般包花生糖馅。碱水糯米糍什么都没有,就是用糯米粉过碱水,搓成一个一个的。一般煎着吃,可以放糖,也可以放酱油。 
    孙山喝了口水,又慢慢干掉一个艾糍,新鲜出炉的,就是美味。 
    黄氏说:“伯民,明天早点去郑家村割5斤肉回来,用来拜山。” 
    天气渐渐变暖,怕今天买回来,放到明天就馊,不如明天一大早去隔壁村的猪肉佬那买。 
    孙伯点头说:“阿娘,我知道,明天会早点去。对了,阿娘,明天还会做角子糍吗?” 
    明天二弟和三弟会过来一起拜山,自然在老宅吃饭,家里肯定要准备吃食。 
    虽然二弟,三弟天天见,但过节总要隆重点,做顿好吃的。 
    还未等黄氏回复,苏氏抢着说:“做,明天一早去村里磨粉,早上做好,你们吃了后,就去拜山。” 
    孙山也喜欢吃角子糍,急着问:“阿娘,是什么馅的?” 
    立夏四姐妹在一边帮忙搓糯米糍。 
    寒露脆生生地说:“有白豆,蕨菜。” 
    看了一眼黄氏说:“阿奶,用猪肉炒吗?” 
    黄氏笑着说:“用,有肉才香。” 
    对着孙山说:“我乖孙可喜欢吃猪肉馅的了。” 
    孙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孙家村的角子糍,外形像梅州客家的笋粄,但材料不一样。 
    大米泡发一晚上,磨成米浆,生火烧米浆,搓成团,手工捏成米团,包入炒熟的馅料。 
    至于馅料是什么,根据个人的爱好和条件。 
    包成像大型饺子,放到锅里隔水蒸熟就可以吃了。 
    孙山太爱这种吃食,特别第二天放凉后,用大锅煎,更好吃。 
    苏氏和几个闺女终于把糯米糍做好,放在通风的地方。 
    忙完后,看天色还早,就去田里干活。庄稼活做不完,农民除了过年的那短短一头半个月,其他时间都在伺候庄稼。 
    孙山走入书房,大半天没学习了,就算放假,也不能耽误读书。 
    按照计划,超前学未讲到的内容,把不懂的做好笔记。 
    之后就到水井边练字。练字可不能松懈,一天不练习,就会退步。 
    期间德哥儿带着他的发小大头狗过来耍,孙山拒绝他们的邀请,把他们请出院子,继续练字。 
    临走前,大头狗佩服地说:“山子,你真勤快。” 
    又对着德哥儿说:“阿德,你真懒。” 
    气得德哥儿跟他断交一天,清明节那天在山上遇到,两个又冰释前嫌,在一起耍了。 
    完成练字任务,天已经黑了,孙伯民等人陆陆续续地回来。 
    吃过晚饭,一家人又坐在堂屋里享受休闲时光。 
    孙山认真地教几个姐妹认字,苏氏偶尔也来学几个字,只有孙伯民忙东忙西,就是不愿意学。 
    孙山无奈,把他和黄氏归为一队,不再勉强。 
    一觉醒来,走出卧室,便闻到烧香的味道。 
    黄氏在大门前,院子门前插上柳条,避邪驱鬼。 
    苏氏带着几个闺女正在做角子糍。 
    这时候孙二叔和孙三叔带着妻儿走了进来。 
    孙三叔老远就喊:“阿娘,我来了,做了什么好吃的?今天我可有口福了。” 
    一溜烟地跑进堂屋,看到苏氏等人在包角子糍,乐呵呵地说:“哎呦,好久没吃过了,今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