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0章 终于回到黄阳县  我,孙山,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孙山把一笔钱放到何家,让孙大姑和和姑丈帮忙找房子。
    何家村隔壁的东城属于贵人区,如果价格合适,房子合适,就在那里买,实在没办法才在南城买。
    约好镖局,收拾好行李,孙山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回孙家村了。
    走出内城,到外城的曾家镖局,遇到老熟人朱镖头的大儿子朱大郎。
    孙山才知道朱镖头去年退休了,不走镖了,朱大郎接替他的位置。
    朱大郎受宠若惊地说:“孙举人,你真有心,还记得我父亲。”
    孙山笑着说:“当初第一次出远门,就是跟着朱镖头一起,想不到朱镖头回老家,不走镖了,时间过得真快。”
    当初为了去府城,孙山扯着看病的名头,和德哥儿跟着家里人一起落府城庆祝大表哥何书谨考上秀才。
    现在回想起来,仿佛在昨日。
    孙山坐在驴车上,询问曾家怎样了?镖局的生意好不好?黄阳县谁当县令了?
    孙山记得魏大人已经告老还乡了,应该有新的县令来接班了。
    朱大郎看了看四周,摇了摇头,低声说:“哎,孙举人,一言难尽,现在的黄阳县完全大变样了。老东家的日子不好过了。”
    顿了顿,叹了一口气说:“老东家还想着镖局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朱大郎也忧心忡忡。
    要是曾家镖局倒闭,到时候他们就失业了。在穷乡僻野的黄阳县,想找一份工,实在太难了。
    大半年来,老东家唉声叹气,总说再这样下去,曾家镖局恐怕做不下去了。
    镖师们愁眉苦脸,都不知道怎么办。
    现在走镖赚的钱比当初他爹朱镖头时少一半, 不是曾大东家周扒皮,剥削员工。
    而是镖局额外支出太大了,入不敷出,难以维持。
    孙山一愣,疑惑地问:“镖局怎么了?莫非是县里开了一家镖局,把曾家镖局的买卖抢了过去?”
    赴京赶考前曾家镖局还好好的, 还扩招员工,所以才把苏大根介绍去打杂。
    怎么一年多而已,就开始生意萧条,做不下去了?
    孙山想到的是出现竞争对手了,并且竞争对手打价格战,把曾家镖局比下去了。
    弄得曾家镖局干不下去了。
    朱大郎不敢说什么,但孙举人不仅是举人老爷,还是老东家的姻亲,迟早都知道的。
    低声地说:“孙举人,我跟你说。咱们黄阳县的新县令,跟之前的魏大人完全不一样,弄得整个黄阳县痛苦不堪,叫苦连连。这个新上任的唐大人吃相太难看了,我们东家每个月都要花一笔大的孝敬钱才能继续做。哎,民不与官斗,大东家还能怎样?只能交钱。所以镖局收益大大减少。”
    孙山眼睛定定地看着远方,看着蜿蜒不断的山脉,想不到竟然是这个原因。
    灭门知府,破家县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可见遇到一个好官对百姓是多么重要。
    黄阳县之前由“无为而治”的魏大人把持,所以显得非常平和。
    大家各做各的,互不干扰。
    百姓虽然穷,但并没有受到严重的剥削。
    魏大人所做的一切都是遵从律法,比如服役,比如交税,其他就没听过了。
    如今新来了县令,便有新的气象。
    只不过想不到来了一个贪官。
    只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就让曾家镖局那么大的地方“企业”出现问题。
    这个唐县令恐怕贪得有点过了。
    当然具体的事宜还是要亲口问曾大东家才知道。
    不能只听朱大郎的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山回忆一下孙伯民写的信,并没有说过黄阳县的情况。
    只说家里一切都好,只让他早点回来。
    孙山还以为黄阳县就算换了一个县令,跟以前还是一样。
    想不到事实是完全不一样了,对此孙山也开始担忧了。
    经过两天一夜的长途跋涉,孙山一行人是赶在城门快关门的那一刻回到黄阳县。
    看着破烂不堪的城门,感觉没什么变化,觉得自已是杞人忧天。
    由于孙山是举人老人,进城的门卫认出他来,一行人很快就通行了。
    回到曾家镖局,曾家人都不在,全走亲戚了。
    孙山还以为能看到曾家俊、四姐、以及虾头等人。想不到会扑空,所以只能下次再见。
    又问了苏大根,得知被炒鱿鱼了,孙山一片错愕,莫非大根做错了什么事了?
    孙山默默记下,回去再了解情况。
    由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回孙家村是不可能的。一行人回“孙宅”住。
    孙山没有钥匙,但桂哥儿有。<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