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太子朱佑樘;分裂南诏;改土归流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朱见深给自己这个儿子起名为朱佑樘(cheng一声),寓意为国家栋梁。
    成化十六年五月,朱见深正式对外公开了这个儿子,其生母封为淑妃。
    纪姑娘也恢复了本姓,不再叫李唐妹。
    同年十一月,朱佑樘被册立为皇太子。
    为保护皇太子,朱见深安排其住在了乾清宫偏殿,就在自己旁边。
    皇太子已经七岁了,启蒙只是由读过书的太监启蒙的。
    但太监也仅仅只能启蒙罢了,要成为合格的储君,还是要读书,了解国家的运转。
    于是朱见深又任命李东阳教导太子。
    还有内阁成员如商辂等需抽空为太子上课。
    当然,朱见深再忙也会抽空陪伴,教导。
    朱见深记得,对于皇储,老祖说过最好是由他亲自教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也会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
    帝王术最好是由帝王来教导。
    朱佑樘是个聪明好学的学生,凡事背诵所讲过的书,就没有错误的。
    听讲时也很认真。
    同时朱佑樘也待人宽厚仁慈,很讲礼貌。
    讲官读错了字,他并不指责,只是不跟着读而已,等到讲官改正之后他才会跟着读。
    上完课,朱佑樘还会请先生吃茶。
    朱见深看的出来,他这个儿子仁慈宽厚,待人真诚。
    是当不了一个强硬的皇帝的。
    如此看来,有些事情不能留给儿子了,只能他亲自来做了。
    …
    成化十七年,黑眚(sheng三声)出现在宫中,妖人李子龙勾结太监韦舍私自进入大内。
    事发后朱见深大怒,诛杀妖人李子龙。
    同时对锦衣卫和东厂有了意见,加上当年东厂和锦衣卫不忠,朱见深已经有了成立新的特务机构的想法。
    他让汪直带人出宫去秘密探查民间的消息,考察汪直的能力。
    因为这个新的特务机构,他是打算交给汪直的。
    汪直并没有辜负朱见深的期望,圆满的完成了朱见深交代的任务。
    成化十八年正月,朱见深下令从锦衣卫之中挑选人员,组建西辑事厂,简称西厂。
    汪直只有十几岁,年轻气盛,行事无所顾忌,不少大臣都被其整治过。
    在他的带领下,西厂很快就压过了东厂和锦衣卫,朝臣无不闻之色变。
    弹劾汪直的奏疏堆满了朱见深的御案,但都被朱见深给压了下来。
    汪直这个人他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一些他这个皇帝不方便做的事,汪直能完成的很好。
    成化十九年,朱见深派遣使臣出使南诏国,并命汪直为副使。
    出使只是对外的理由,朱见深的真实目的是探查南诏国的实力。
    汪直的任务也是如此。
    当然,朱见深也没有将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汪直的身上,他暗中也派遣了其他人去打探南诏国的实力。
    成化二十年,使团回归,也带回了南诏国的情报。
    朱见深看完之后,当晚就失眠了。
    前些年,南诏国就已经拿下了吕宋群岛,除却东南半岛外,整个南洋都已经是南诏国的疆域了。
    如今,南诏国的疆域跨度已经赶得上大明了,俨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南诏国除了人口没有大明多之外,其他方面和大明的差距已经不是太大了。
    尤其是水师,已经快要赶超大明了。
    毕竟南诏国和大明同宗同源,技术也都是从大明得到的。
    而且南诏国的疆域几乎都是岛屿,在这样的情况下,水师发展的很快。
    如今,已然对大明的沿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面对这样的庞然大物,朱见深要是还能睡得着,那就奇了怪了。
    尽管朱见深知道,南诏国建立的初衷是作为大明在南洋的防线,将来自海洋的威胁阻挡在外。
    可南诏国现在已然有了尾大不掉的趋势。
    况且,用血缘关系来来作为大明和南诏国之间的纽带,这是极其天真的想法。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哪儿来的亲情、友谊?
    或许刚开始的时候,碍于血缘关系,双方还能和平相处,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血缘关系会淡薄的。
    南诏国必须削弱了。
    不能让其成为大明的威胁,同时又不能让其太过衰弱。
    太弱,就会失去作为大明海外防线的作用。
    所以,这其中的度不好把握。
    朱见深召集信任的大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