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华榉随着尚培龄、石松、卢正鑫、司马宏四人来到皇宫,把宿元景败退禹州,并且生病的事情告诉了徽宗。
徽宗看完奏报,脸上浮现出了愁容问道:“诸位卿家可有什么对策?”
尚培龄说道:“陛下,眼下宿太尉病倒已经无法再继续指挥,朝廷只有马上派人去替换宿太尉方能稳住局面,否则继续这样下去,那不仅禹州、许州、叶县将难保住,就是禁军现在这十几万人也会损失殆尽。”
徽宗说道:“那你认为派谁去接替合适?”
尚培龄看了一下华榉,随后说道:“臣等已经商议过了,觉得现在朝中能够担当起这个重任的只有华大人,所以由他去接替宿太慰最合适。”
“什么,让文山去,不行!”
徽宗立刻否决道:“奴儿现在有孕在身,需要文山陪在身边,寡人岂能在这个时候派他领兵出征。”
徽宗虽然也知道华榉是最合适的人选,但是作为父亲,他很不忍心在这个时候把华榉从女儿身边调走,毕竟现在是赵金奴最需要有人在身边陪着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让华榉领兵出征,不仅是少了一个最重要的人陪她,同时也会让她为华榉担心,这要是因为担心忧虑过度导致身体垮掉,那就糟了。
尚培龄说道:“陛下,公主是您的女儿,但同样被王庆反军所占领地域的百姓也是您的子民,他们现在每天都被王庆反军欺凌残害,无时无刻不在盼着朝廷的军队前去解救他们,倘若陛下只为了自己的女儿着想,而不顾自己的子民,天下百姓该如何看待陛下?”
“这……”徽宗被问的说不出话了。
石松这时也说道:“陛下,您是大宋的皇帝,一国之君,当以天下的百姓和江山社稷为重。眼下朝廷外有西夏、辽国对我大宋心怀叵测虎视眈眈,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把内部的乱局解决掉,一旦辽国、西夏对我们发难,我们将会非常的被动。
眼下宿太尉重病缠身,十几万禁军危在旦夕,倘若要是让王庆军攻破了禹州、许州、叶县,就连汴京也危险了。
如今朝中能够接替宿太尉领兵打仗的将领虽然是有好几人,但他们的年纪都已经不小,只有华大人既年轻,又有带兵的经验,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恳请陛下让华大人前去接替宿太尉剿灭王庆,尽早让大宋江山稳定下来,好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辽国和西夏。”
“请陛下恩准华大人前去接替宿太尉领兵剿灭王庆。”司马宏、卢正鑫也抱拳躬身说道。
徽宗虽然知道尚培龄、石松、司马宏、卢正鑫他们说的在理,但一想到赵金奴现在的情况,实在下不了让华榉去替换宿元景的决定,随即看着华榉问道:“文山,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华榉说道:“陛下,眼下正是朝廷需要臣的时候,臣愿意前去接替宿太尉领兵剿灭王庆。”
徽宗说道:“可是如果你要是去了,那奴儿怎么办,她现在可是最需要有人在身边陪伴的?”
华榉说道:“公主现在已经过了反应期,一切都已经恢复正常,而且臣家中尚有父母在,有他们陪伴着公主,公主不会有事情的。”
“这么说你已经是打定好主意要去了?”徽宗问道。
华榉说道:“大宋江山的稳固,是天下百姓能够安定生活的保障,如果大宋江山不稳,不仅庶民百姓的生命得不到保障,就是朝廷官员和陛下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为了大宋的江山、朝廷和百姓的平安,臣愿意前去接替宿太尉,相信就算是公主也会支持臣的。”
“陛下,华大人能够如此的深明大义,还望陛下能够成全他的一片报国之心。”尚培龄说道。
徽宗见华榉都已经这么说了,也不好再阻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看着华榉说道:“好吧,既然你已经决定了,那寡人就任命你为淮西剿寇总指挥使,率领十万护卫军前去接替宿元景剿灭王庆。并同时任命你为钦差大臣,若地方官员有失职者,可就地缉拿问罪。”
“臣谢陛下。”华榉说道。
徽宗立刻拟了一道旨意,华榉跪下双手接过圣旨,说道:“臣定不会负陛下所托,一定会尽早剿灭王庆,收复被占据的州、府、县城。”
徽宗让他起来后,说道:“回去好好的安排一下,对奴儿解释清楚,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让奴儿到宫里来住,寡人会派专人伺候她的。”
“是,臣回去会跟公主说的。”
华榉想了一下,说道:“陛下,为了防止打草惊蛇,以及让辽国和西夏的人知道,臣曾以为此次臣前往接替宿太尉的事不必对外宣扬,而且也不必另外再派十万护卫军去,就由臣悄悄的带一些护卫军将领去既可。
这样既可以不打草惊蛇,同时有护卫军留在汴京,即能守护汴京的安全,同时既便西夏、辽国真的有什么动作,也可以应对。”
徽宗说道:“禁军连番遭到王庆军的攻击,已经损失了七、八万人,现在只剩下了十二、三万兵力,你不带护卫军去,能对付得了王庆吗?”
华榉说道:“陛下放心,有剩下的这十二、三万禁军,臣就可以把王庆剿灭。”
徽宗还是有些不太放心,说道:“这样吧,既然你怕打草惊蛇,那就不要带那么多,就带三万人去,再换上禁军的衣服,这样就不会让人知道。”
华榉也知道徽宗是为了他好,也不好拒绝,说道:“那就按陛下说的,臣带三万护卫军去。”
徽宗见华榉同意了,这才稍稍的放心。
随后,华榉想了一下,说道:“陛下,收复了王庆军占领的城池之后,需要官员对城池开始进行有效的管理,臣的任务是剿寇,不能分出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其他事务,所以臣想恳请陛下尽快选拔一批官员,这样在臣攻下城池之后就能立刻有官员接替进行管理。”
尚培龄说道:“文山说的不错,朝廷应该立刻选拔一批品行端正,为官清廉的官员出来,这样等收复了那些失地之后,就能够立刻行有效的管理,不至于使收复之地陷入混乱。”
徽宗点了点头,说道:“那你立刻会同周孝德和吏部官员在候补官员中挑选一批合适的人出来,明日随文山一同前往禹州。”
“老臣遵旨。”尚培龄说道。
华榉、尚培龄、尚培林、石松、卢正鑫、司马宏从皇宫里出来,尚培龄他们去找周孝德商量挑选官员的事,因为徽宗命令明天就要挑选的官员跟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