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36章 顺昌逆亡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想要把生意做好,除了要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商机,还要有行动力,还要提前规划好行动方案。 
    只是棉花这门生意,并不是并州大族发现的,而是冯都护发现的。 
    不但是冯都护发现的, 而且连规划权都掌握在冯都护的手里。 
    这就很尴尬了。 
    受制于人,感觉很难受。 
    只是相对于那个未来源源不断的财源,这点难受,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仲南,这棉花种植,冯都护到底是个什么章程?只要买票子就行了吗?” 
    最初的震惊过去以后,有人也开始冷静下来: 
    “是啊, 郭兄, 再说了, 如此大的财源,那兴汉会,当真会甘心拱手相让?” 
    作为季汉权贵的白手套,季汉皇家的爪牙,同时还是季汉民间最大的财团,这么大的财源,他们会视而不见? 
    郭配似是早料到众人有此一问,但见他伸出手臂,向下压了压,示意大伙听他说话: 
    “如此财源, 兴汉会又岂会视而不见?但人力有时穷,兴汉会就算胃口再大,也不能吃尽天下之利吧?” 
    “诸位不见,凉州的工坊,从一开始就不见得全是兴汉会建的。” 
    王晨一听,若有所思: 
    “是了, 仲南这么一说, 若是细思之下,如今这个事,似乎与当年凉州事差不多。” 
    当年凉州豪族,为了买工坊的名额,可是掏了不少钱粮。 
    更别说季汉入主凉州时的态度。 
    季汉收复凉州的时候,太原同样也是举城而降。 
    所以现在朝廷才给了大伙买关东种棉的资格? 
    不过估计也得掏出不少家底。 
    “着哇!此话确实不假。” 
    郭配赞同道: 
    “从凉州到并州,以后还会有再加上幽州,北边那么大的草原, 兴汉会能吃得下多少羊毛?” 
    “就说这棉花之事吧,就算是全天下只有兴汉会知道怎么种植, 怎么纺织。” 
    “那他们光是卖给我们种子, 恐怕就能大赚一笔。只是棉花再怎么好用,恐怕也比不过毛料。” 
    裘衣是最好的御寒之物,但上好的裘皮哪有那容易得到的? 
    而毛料则不然, 毕竟大汉北边的大漠, 胡人就如韭菜, 割了一茬又能长一茬。 
    只要大漠在,胡人就在。 
    只要有胡人, 还怕没有羊毛? 
    兴汉会只要掌握了毛料,那就是掌握了高端市场。 
    棉花不过算是中低层次, 面向那些稍有些家产, 能买得冬日御寒衣物的百姓,如何能与毛料相比? 
    “所以冯都护说了,兴汉会就算是想要种棉花,也是像凉州一样,最多不过是占一部分,剩下的都算是大伙的。” 
    要说兴汉会一点不要,那肯定是骗人。 
    但要说兴汉会全部都要,那就更不可能。 
    有凉州的成例在前头,这个话还是非常可信的。 
    再说了,别人不知,难道他们还不知,太原北面,兴汉会正在大兴土木,听说是准备要挖煤冶铁。 
    剪胡人的羊毛和炼铁,那可不比种棉花爽多了? 
    看到众人皆是若有所思,郭配趁热打铁,继续说道: 
    “冯都护还说了,他也知道,虽说天下没有稳赚不赔的生意,但这提前买关东的种棉之地,风险确实还是大了些。” 
    他一边说着,一边第五次弯腰,从箱子里拿出一份契约。 
    看得王晨就是一愣,眼睛再次忍不住地向箱子瞟去。 
    里头究竟藏了多少东西? 
    “可是话又说回来,若是诸位有心报国,朝廷肯定也不能凉了志士之心。” 
    “故而冯都护又说了,若是十年之内,若不能尽复中原,三兴汉室。” 
    “那么朝廷将会在阴山九原那边,给大伙赔双份田产,再赠一座工坊名额。” 
    为什么不是退还太原田产? 
    想什么呢! 
    没有这些田产,难道朝廷要白白给你办十年学堂? 
    听到郭配这么一说,不少人心里不禁咦了一声。 
    真要如此,那……似乎也算不错?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