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25章 无战事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羊徽瑜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说,总的意思就是:
    我们山东羊氏是受汉禄才兴起,曹魏篡汉的时候,你见家族有谁站出来了吗?
    曹魏才多少年?
    你甚至还没出仕,就已经在想着当这个大魏忠臣?
    你就没想过家族这么多年为什么只是抬升你的名声,却没有让你出仕?
    不就是因为局势不明?
    更别说现在不看好曹魏。
    你倒好,居然开始操心曹魏的世家将来会如何?
    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真要有这个心,那还不如现在就为我们羊氏的将来作好准备。
    羊祜只觉得脑子晕乎乎的。
    过了好一会,他才有些呐呐地说道:
    “阿姊莫不是忘了,那冯文和……”
    羊徽瑜大眼一睁:“冯文和?”
    “哦,不是,我的意思是说,那冯明文,可是有巧言令色心狠手辣之称,嗯,还有深谋远虑。”
    羊祜吞吞吐吐地说道,“再说了,阿姊也知道,那汉国对豪族素来不善。”
    “特别是对我们中原世家大族的打压,更是无以复加。”
    河东暴乱,上党迁徙,哪一件不让关东各大家族心有余悸?
    羊徽瑜冷笑道:
    “我还听闻,凉州豪族有被灭门的呢!”
    上党一役的初始,让不少关东世家拍手称庆,其中那个郭循,不正是凉州西平被灭门的郭氏子弟?
    “还有那蜀地第一大族李氏,听说其家族子弟都快与那庶民相差不远了?”
    “但那又如何?影响凉州姜氏领军偷渡桑稠原攻函谷关了?还是影响蜀地张氏偷渡茅津渡攻陕地了?”
    姜氏是天水四姓之一。
    张氏更是张留侯(即张良)的十世孙。
    他们难道就不是凉州蜀地的大族子弟了?
    说着,羊徽瑜盯着羊祜,说道:
    “没有人想被灭门,也没有哪个世家愿意没落,但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真有朝一日,汉军兵至关东,你打算办?亦或者,你觉得可以有办法阻止汉军东出?”
    羊祜哑口无言。
    良久之后,这才闷闷地说道:
    “总是要想些办法吧?”
    羊徽瑜毫不客气地说道:
    “孟子有云: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汝屡拒魏朝征僻,甚至至今都未曾食过魏禄,魏朝可谓非汝之道。”
    “今又欲逆大势而向魏朝,此可谓立岩墙之下是也,非欲桎梏而死而何?”
    “又易经有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汝不思反省,反是终日怨叹无所为,此非君子之举是也。”
    “既不观天下,又不知大势,更不要说什么终日乾乾,夕惕若厉。与蜀地凉州乃至关中世家子弟比起来,汝差矣!”
    羊祜满面羞愧而退。
    回到自己的住处后,羊祜按自家阿姊所说,认真地反思了一下自己。
    这些年来,自己毫不避嫌,恩礼外舅家眷,虽然外人不敢说什么,但实则有不少人在暗地里称赞自己的。
    再加上护送外姑前往长安,汉国那边,多得颂扬。
    特别是前往陇西辛氏送信,更是得到辛氏族长与族老盛情迎接。
    年少有为,执德冲虚,操尚清远……
    从东到西,再从西到东,诸多赞誉,加于身上,似乎让自己有些飘飘然了。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羊祜仰天长叹:
    “阿姊说得对,吾比他人差多了,从今日起,当闭门专心读书,沉浸心性才是。”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如今自己已经算是游历归来,当重新砥砺学问,精益求精。
    ——
    延熙六年,三国无战事。
    唯一不安份的,就是驻守庐江皖口的诸葛恪。
    诸葛恪平定山越以后,主动请求率兵在庐江皖口屯田。
    他到皖口后,又趁魏军不注意,派轻兵袭击魏国边境舒县,俘获该县百姓,然后回军。
    前番吴国大都督全琮能率奇兵偷袭寿春,正是有诸葛恪多派细作,观相径要,熟知道路的原因。
    这些年来,吴国虽屡攻合肥不下,但诸葛恪久祸魏境,却是屡屡得手,颇是积累了不少军功。
    久而久之,原本用来防范吴军的边县舒县,不胜其扰。
    舒县守将谢顺营不得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