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6章 年青一代陆续登场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sp;嗯,廖叔,丞相也说过类似的话。 
    廖化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拍了拍冯永的肩膀,“老君侯若是在世,得见三娘能嫁与你,怕亦是欣慰非常。” 
    这个倒说不定。 
    关岳父要是知道了我和张小四的事,怕是要和他的三弟一起把我剁了当下酒菜。 
    再说了,要不是关岳父的荆州之失,我哪有机会抄底,娶得三娘这等佳人? 
    就在凉州厉兵秣马,准备从居延郡出塞的时候,东吴的国都建业城东宫太子孙登,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元逊,三年征越,汝终成功矣!” 
    孙登站在东宫门口,欢喜地挽着诸葛恪的臂膀,和他一起向里头走去。 
    数年前诸葛恪自称能平定丹阳郡山越,受到吴国众臣的怀疑和非议。 
    唯有太子孙登向孙权极力推荐,相信他必能成功。 
    自萧关一战后,蜀国冯永名震天下,更重要的是,此人年纪,不过是刚过弱冠数年。 
    任谁都可以看出,诸葛亮之后,蜀国已不用担心后继无人。 
    熬死了曹操刘备曹丕的孙权很明白一件事情,有时候你并不一定需要亲自打败对手,只需要活得比对手长久,那你就能笑到最后。 
    所以当陆逊已至耳顺之年,而年青一代中,却尚未有出色人才出现,孙权就有了某种危机感。 
    最终他终于同意了孙登的请求,让太子宾客诸葛恪出任丹阳太守,平定山越。 
    并赐其执棨戟武骑三百人,备威仪,作鼓吹,显示出对诸葛恪的重视。 
    不得不说,孙权带兵不行,但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 
    诸葛恪到了丹阳郡后,立刻发文书给各县,让他们紧守边境,已归顺的山民,一律妥善处理,设屯聚居。 
    待整军完备,便调集各路将领,派兵据守险要峪口,修筑关隘,围堵山民,却不与之交兵。 
    只待稻谷成熟时,又下令将士前去抢收稻谷。 
    如此步步为营,山越新谷不收,旧谷食尽,欲拼死一博,却又无法打下守在关隘的吴军,最后不得不陆续出降。 
    为了安抚人心,诸葛属还下令:山民弃恶从化,皆当抚慰,徙出外县,不得执拘,违者斩之! 
    山民周遗,曾经横暴为恶,困迫无路,出山后仍心存异志,准备伺机为乱。 
    县长胡伉知其心,于是便令人缚之。 
    诸葛恪得知后,言县长胡伉违背“不得执拘”的禁令,当众斩之,并让人把此事传遍四方。 
    山民闻之,开始扶老携幼,大批出山。 
    三年间,诸葛恪先后收服山民达十万余人,把其中四万青壮编入军中,自己领一万,其余三万分给其他诸将。 
    于是丹阳郡山越之乱终于平息。 
    孙权为嘉其功,令尚书仆射薛综亲自前去劳军,同时拜诸葛恪为威北将军,封都乡侯。 
    诸葛恪此次回建业,一是为了拜将封爵,二是孙权对其另有他用。 
    作为太子东宫幕僚领袖,又是太子向孙权力荐,这才有了今日。 
    所以诸葛恪在见过陛下之后,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赶过来见太子。 
    此时他听到太子之言,略有自得地笑道: 
    “初时世人皆不信吾能平定山越,唯有殿下信之任之,故这大功,乃是臣与殿下共分之。” 
    孙登闻言,亦是大笑起来。 
    一时间,君臣二人,皆是踌躇满志,顾盼神飞。
    石苞今年一直在大漠晃荡,对北边的情况比较了解。 
    此时他站了出来,提出问题所在。 
    “两年。” 
    冯永竖起两根手指头:“两年时间,你们有两年的时间来打通这条路。” 
    “我会让张远带着一部分参谋跟随,沿途画出舆图。” 
    霍骠姚仅用了数月的时间,在没有路标的情况下,不但自己踏出一条路来,还能转战河西大破匈奴。 
    自己现在有茫茫大漠上的汉长城遗迹当路标,还有塞外的胡人部族当向导。 
    再加上这些年来,一些要钱不要命的商队不断向北探路,同样可以加以利用。 
    不说能像霍骠姚那样大败贼虏,就说用两年的时间,找出一条路,不过分吧? 
    “既如此,末将便没有疑问了。两年之后,若是此事不成,末将愿意以军法处置!” 
    石苞连忙说道。 
    “好!” 
    冯刺史赞许道,“有罚便有赏,若是此事能成,那吾自会记你一功。” 
  &nbs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