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31章 路都是自己选的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了然。 
    或许有疏漏的,也或许有运气不好的,但大汉丞相已经老了,而且大汉的发展势头挺不错。 
    这样下去挺好,没事就不要再折腾了。 
    杨仪久随丞相,就算是不能完全猜透丞相心里的想法,但还是能略知一二的。 
    此时听到丞相问起凉州,实则是在问冯永的消息。 
    当下虽心有不悦,但仍是恭敬回答道: 
    “回丞相,倒是没有什么大事。凉州传回来的消息,说是冯刺史前些日子去了居延郡巡边,让人重设关塞。” 
    “听说因为大汉在居延郡的做法,引得北边的胡人不满……” 
    大汉丞相听到这里,突然一笑,让杨仪有些不明所以。 
    “胡人居然也会对那小子不满啊?” 
    大汉丞相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询问。 
    杨仪看到丞相心情似乎不错,于是试探着说道: 
    “冯君侯做事……有时确实会令人捉摸不透,若是按了以前的做法,以羊毛之利,徐徐收之。” 
    “最多不过两三年,居延泽的胡人便尽可归心矣,又何须动用兵刀,劳动将士,且引得北边胡人心生嫌隙?” 
    诸葛亮看了一眼杨仪,神色却是没有任何变化:“那小子有时确实有些不按常理行事。” 
    “丞相所言极是,听说冯君侯有一日带着媵妾乘船游居延泽,妾室只言了一句泽湖景色优美。” 
    “于是他便下令,在居延泽周围立碑,上刻不得填泽造田,违者重罚之语。” 
    “甚至还规定居延泽周围,不得随意伐木,伐一棵者须得补种两棵,种种举措,确实有些荒唐……” 
    曹! 
    大汉丞相的脸色终于不再从容安详。 
    他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为了哄女子开心,不顾民生的巧言好色之徒的嘴脸。 
    “哪个妾室?” 
    “李慕。” 
    大汉丞相嘴角一抽:当年吾把李慕送至汝身边,也没见汝这般好色如命? 
    “那居延泽的百姓,可有怨言?” 
    “咳,这个倒是没听说,大约是为了逢迎冯君侯吧,不少士吏还说此举乃是为民所想,怕民田无水可引,牲畜无水可饮,故才出了这么一个举措……” 
    没有怨言你说个屁! 
    大汉丞相也懒得计较。 
    这哪里是逢迎那小子,分明是在逢迎那小子的妾室。 
    那李慕,可是掌管着整个凉州的纺织工坊呢。 
    而去居延泽那边开草场的,基本上都是凉州的世家豪族,你说那些所谓的士吏能不逢迎吗? 
    至于真正的黔首苍头,连在平地开个荒都做不到,还有能力去围湖造田? 
    “还有吗?” 
    “有,冯君侯在和冯关氏游玩关塞的时候,作了两首诗,还把其中的一首编成了曲,说是要让军中人人会唱……” 
    “丞相,你说,这……这……这不是胡闹吗?” 
    知道你冯君侯底下的将士很多都是识字的,但识字就算了,现在连诗这等高雅之物也拿去给大头兵糟蹋,这不是有辱斯文么? 
    大汉丞相“啧”了一声,刚要说话,忽然门外传来一声咳嗽。 
    听到这声咳嗽,大汉丞相的脸色就是突然一变。 
    “这个,威公啊,你且先下去,明日有事我再寻你。” 
    “诺,丞相且先好好休息。” 
    杨仪会意,连忙行礼退了下去。 
    然后丞相夫人出现在书房门口:“阿郎,该吃药了……” 
    英雄气短的大汉丞相很是乖巧地接过碗,把药喝了下去。 
    看着诸葛亮没有留下一点药渣,黄月英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从诸葛亮手里接回了碗,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说道: 
    “那杨仪虽有才能,但却是个十足的小人,大汉人才济济,阿郎现在又不须仰仗他处理府上之事,何必要听其馋言?” 
    诸葛亮摇头道: 
    “他以前终究是帮了我不少大忙,现在又未犯下什么大错,若是说弃便弃,岂非是寒了人心?” 
    以前府上军中各种规划筹算诸类烦琐之事,皆有杨威公帮忙。 
    这几年随着学堂学生逐渐进入军中,这种事情,交给他们处理,最是方便。 
    “再说了,这朝中之事,岂是你一妇人随意置喙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