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1章 试验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小腿露出了白森森的骨头,血涌如泉。 
    “取灵蟾液来!” 
    医学院经过这些年的研究,已经成功调配出以蟾酥等药材为原料的麻醉剂,正式取名灵蟾液。 
    平日里是以药粉的形态保存,用时再以清水化开,也算是方便。 
    不过这种药毒性极强,必须要经过医学院认证过的医工才有资格使用。 
    而且药品稀少,军中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用来止痛。 
    “军中多少人想用都用不上呢,便宜你了,还不知好歹!” 
    大概是在军中久了,都会染了军中粗汉的毛病,樊启同样是骂骂咧咧,把这个灵蟾液给胡人用上。 
    待胡人安静下来,他所要做的,就是把剥了皮的新鲜柳枝放到胡人的小腿里,再辅以各种药材,看看最后能不能把这个骨头接好。 
    这是目前医学院的一个研究方向。 
    谁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所以只好在战场上拿这些受了伤的胡人尝试。 
    四肢健全的受伤战俘,医好后就是个上好劳力。 
    但缺胳膊少腿的重伤战俘,基本都是死路一条。 
    像这个胡人,比起被人补刀而亡,参与医学院的研究,反倒可以留下一条性命。 
    当樊启忙碌完,把胡人的小腿细细地绑好,这才长吁了一口气。 
    他让学徒收拾好营帐,自己先出了营帐喘口气。 
    正好看到隔壁的营帐也被掀开了帐门,一个医工走了出来,拉下口罩吐气。 
    两人对视一眼,医工对着樊启示意问好。 
    樊启略一颔首回礼,开口问道: 
    “那些新配出来的止血粉,效果如何?” 
    每年往医学院砸那么多钱粮,同时年年都要派学生去南中等各地实习,冯刺史可不是闲得慌。 
    再加上樊阿、李当之等这个时代的顶尖医工,以及神医华佗及医圣张仲景的传承。 
    这么多年来,要是没有一点成果出来,那就真是要辜负了冯郎君的扶持。 
    这世间敢辜负冯郎君的人,可能有。 
    但樊阿等人肯定不在其中。 
    止血粉就是樊阿和李当之等人特意给军中研制的新药。 
    里头特意加了产于南中某种叫三七的药材。 
    现在已经进入了大规模测试阶段。 
    此次收复居延泽,正好拿双方受伤的将士做一个对照组。 
    “数据整理出来以后才知道,不过根据我目前经验,止血粉对轻伤的止血效果,肯定比以前的药要好得多。” 
    “至于伤口太大,或者出血量太大的情况,还要再看看。” 
    樊启点了点头: 
    “就算是对轻伤有效,那也是好事。” 
    “对啊,对受伤的将士也是一件好事。” 
    樊启的师伯李当之,当年就是在曹操的军中当医工。 
    所以樊启知道,以前战阵上战死的将士,和受伤得不到医治而亡的将士,数量上至少也是五五开。 
    这么多年来一直跟在冯君侯身边,樊启更知道,受了伤得到全面救治,再次重返战阵的士卒,那可就算是惯于战阵的老兵了。 
    这些年来,为什么冯君侯接连与贼人交战,手头的精兵却是越来越多? 
    就是因为冯君侯手底下的将士,上了战阵受伤之后,还能救下来继续四处活蹦乱跳的人太多了。 
    至少比起魏贼,要多了很多很多。 
    这些受了伤却能安然活下来的士卒,就算不是精兵,那也有了精兵的底子。 
    樊启认为这就是冯君侯战无不胜的秘密之一。 
    “樊医师,那接骨之术呢?进展如何?” 
    能摆脱“医工”的称呼,进阶到医师,同样是要经过医学院的认证。 
    条件极是苛刻。 
    因为这个职称可以得到凉州刺史府的承认,可以在军中任军医一职,且领有俸禄。 
    如今军中也仅是廖廖数人而已。 
    基本都是在新型医疗方式或者新药方面有研究的出色人才。 
    “难啊! 
    樊启摇了摇头,“植枝入骨倒是简单,但这辅药却是有些困难。” 
    柳枝接骨,不是什么异想天开,而是早就已经在狗身上试过。 
    绝大部分被打断腿的狗,在接骨两三个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