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6章 敦煌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r/>
    人还没死,已经在想如果死了以后应当如何利益最大化。 
    冯刺史沉吟一下:“那就让刘良也跟着过去。” 
    刘汉子在搞胡人方面,很有一手,或者一腿。 
    特别是敦煌,大汉未曾平复凉州前,他可是呆了不少时日。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张华就已经早早守候在刺史府门口。 
    冯永收拾完毕,出得门来,略加安慰了几句。 
    几人便在亲卫的护卫下,翻身上马,向城外而去。 
    马蹄敲在街道上,踏踏声在无人的大街上显得格外清脆。 
    城外的营寨里,一千精骑在刘浑的带领下,连夜整装待发。 
    在得到出发的军令之后,如同一股红色洪流,冲出寨门,轰隆隆地向着西边前行。 
    萧关之战已经过去两年有余。 
    凉州刺史府麾下,虽然还不能与当年的护羌校尉府的精兵强将相比,依旧没有办法大规模调动精锐之师。 
    特别是铁甲骑军,赵广仍在满世界乱窜,收罗合格的战马。 
    但刺史府随时出动一支小规模的精兵,已经是显得游刃有余。 
    境内行军,不用担心粮草,又不用担心敌袭,这一次,就当是拉练了。 
    虽然速度很快,但从武威到敦煌的路途实在是够远,这一路急赶,没有休息,也是辛苦非常。 
    半个多月后,冯永等人风尘仆仆地进入敦煌城,直临张府门口,发现没有挂上白幡,这才松了一口气。 
    张家的管事人得到消息,匆匆赶出来时,冯永已经在张华的陪同下,跨过大门,进入了前庭。 
    “不必多礼,张校尉现在如何了?” 
    冯永挥了挥手,问向正欲行礼的张家人。 
    “回君侯,家主一直在等君侯前来。” 
    “带路!” 
    “诺。” 
    连身上的尘土都没有来得及拍干净,就直接赶去见张恭。 
    当冯永看到榻上皮包骨头,快要成为了一具干尸的病人时,不禁脱口而出: 
    “张公何以致此?” 
    若是换了他处,只怕冯永已经认不出来张恭来了。 
    张恭胸口仅有微不可见的起伏,说明他仍留有一口气。 
    “兄长,兄长!” 
    张华看到从兄这个模样,连忙上前悲声喊道。 
    张恭深陷在眼眶里的浑浊眼睛转动了一下,干瘪的嘴唇动了动。 
    “兄长,你说什么?” 
    张华把耳朵放到张恭的嘴边倾听。 
    “我说,你滚,请君侯过来!” 
    张恭的声音终于大了一些,把张华骂得脸上讪讪退了开去: 
    “君侯,兄长有请。” 
    冯永连忙走了过去,弯下腰,轻声说道: 
    “张公,我在这里。” 
    张恭看清了冯永,眼睛一亮,声音竟是大了起来: 
    “君侯,你终于来了……” 
    “得到张公的消息,我便一路急赶,幸好没有迟到。” 
    冯永坐到榻边,握住张恭干枯的手,“冬日的时候,我还特意问过张公的情况。” 
    “得知张公熬过了冬日,我原本心里还是挺高兴,没想到……” 
    张恭喉咙发出嘶哑的“呵呵”声: 
    “老夫这几年来,一直缠绵于榻,残喘于世,看来这一回,终于是熬不过去啦!” 
    “不过能在最后两年,能够看到凉州在君侯的治理之下,百姓安定,胡人臣服,也算是有幸。” 
    冯永闻言,握住张恭的手不禁稍微紧了紧。 
    这就是他看重张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于其他那些毫无底限的世家,张恭算是大汉主义者。 
    他努力地维持着汉人在西域的影响力,同时又尽自己之力,不让胡人为祸一方,不让叛军分裂凉州。 
    “但我更希望张公能看到天下百姓安定,大汉重现昔日威盛的那一天……” 
    “君侯有心了。”张恭一笑,眼中却是有些神往,“若真有那一日,只盼君侯能告之于某。” 
    “一定。”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