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11章 粮食问题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大吴,此时不多种些甘蔗,更待何时?” 
    “据吾得到的消息,蜀人这几年欲把凉州和南中彻底安抚下来,到时只怕会在南中大力种甘蔗。” 
    “其实粗糖倒还是小事,就怕到时候红糖的份额被蜀人压下去,那才是大事。” 
    听到张白肯定的自己方才的想法,蒯氏来人顿时大惊: 
    “此话当真?” 
    张白目含深意地看着对方,不语。 
    蒯氏来人顿时就想起来,这张郎君的家兄张温,可是与蜀国的冯永有联系,听说关系还不错呢! 
    此时说出这番话来,怕不是他得到了什么风声? 
    想到这里,蒯氏来人连连说道: 
    “没错没错!红糖的份额才是最紧要的!” 
    按约定的规矩,吴国给蜀人多少粗糖,蜀人就要按一定比例返还多少红糖。 
    但如果以后蜀人自己有了足够的粗糖,凭什么还会像现在这样返那么高比例的红糖? 
    “所以……眼下恐怕是我们种甘蔗最好的时期,趁着价格和返还份额居高不下,多种一些,以后未必有这样的好机会。” 
    张白没有隐藏自己的目的,坦然地说道,“这也是我来荆州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希望能和大伙商量出一个办法出来,维持这个生财之道。” 
    “张郎君真是有心了啊!” 
    来人感叹一声,然后拱手道,“我这就回族里,把情况说明白,张郎君且等我的消息便是。” 
    身为荆州最大的世家之一,又与镇守荆州的诸葛瑾是姻亲,蒯氏同时也担负着给吴国军中供应粮草的任务。 
    “谁都知道红糖赚钱,但每年给军中供应的粮草那也是有定数的,这些年来荆州的军中粮食本来就一直紧张。” 
    “若是今年种太多甘蔗,后面拿不出粮草,大将军怪罪下来,谁当得起?” 
    钱粮是好东西,谁都想要。 
    但世家就是再怎么强势,那也得按规矩来。 
    想要享受特权,那就得有一定的付出。 
    无论魏蜀吴哪方入主荆州,世家们想要在新势力下立足,那就得拿出诚意。 
    诚意的多少,代表着对势力的看好程度。 
    最实在的诚意是什么? 
    当然就是钱粮。 
    “是啊,粮食是个问题,上大将军让军中诸将多开田地,就是为了解决荆州军中粮食供给。” 
    “若是因为种太多甘蔗,导致粮食不足,不说是上大将军,就是大将军那一关都过不去。” 
    沉默了一会,有人提了一嘴: 
    “买粮呢?若是从别的地方买粮过来,填补这个亏空呢?” 
    有人当场就反驳道:“天下哪个地方不缺粮食?谁会卖?” 
    又是一阵沉默。 
    过了好久,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低声嘀咕道: 
    “这个倒说不准,听说蜀国这些年粮价一直不高,就是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卖……” 
    “我记得去年不是已经过了两百钱?” 
    “早就跌回去了,运粗糖的人从蜀地回来,说是那边的粮价已经回到了一百二十钱。” 
    二月三月,正是普通百姓家中青苗成长,陈粮已尽的时候。 
    如果说一月才一百二十钱,那么现在最多也就是一百五十钱,基本就是一年里最高的价格了。 
    蜀吴两国之间,官府使者和民间商旅往来不断,南乡交易所是蜀国大宗物资价格的参照标准。 
    想知道蜀国的物价,去交易所看一眼就知道了,方便得很,根本不用费心打听。 
    这个商业情报,以前只有极少消息灵通的人才会知道,打一个信息差,也能赚不少钱。 
    但现在这一套在蜀国已经行不通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商队都会派重要管事驻在南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为交易所不但提供了交易平台,同时还帮商队收集好了各地的物资价格。 
    “也就是说今年蜀国在收粮后,粮价会跌到一百钱?” 
    “若是真如张家所说的,蜀人这几年不打算用兵,只怕比这个价还要低……” 
    相比于荆州百姓饥一顿饱一顿,蜀地这个粮价,当真是够低的。 
    只是在这个年代,粮食和铁料一样,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蜀人粮价低是低,但关吴人什么事? 
    蜀国在诸葛亮的治理下,法令严明,没有官府的允许,谁敢私下卖粮给他国? 
    就算是要钱不要命,那也没办法卖啊。&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