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96章 阿梅的阿伊莫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建兴十年十月,关东还带着一丝丝的暖意,而汉中已经是带了丝丝的凉意。 
    丁牛娃低着头,小心跟着宫里的小黄门走在鹅卵石铺成的小路上。 
    鹅卵石小路的底基是用水泥铺就,鹅卵石一半嵌入水泥里,一半露出来。 
    这是前两年皇后怀胎时,丁牛娃亲自带人铺的。 
    说是让皇后每天都在上面行走,可以活络血脉。 
    顺着鹅卵石小路走到一个宫殿门口,小黄门让丁牛娃在外面等候,自己先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里头很快专出通报,让丁牛娃进去。 
    丁牛娃连忙脱了鞋子,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这才小跑进去,进去后,头也不敢抬,高呼一声: 
    “臣见过陛下,愿陛下千秋万岁,长乐未央!” 
    上头的声音远远地传过来,隐隐中还带着回声:“起。” 
    “谢陛下。” 
    丁牛娃从一个庄户之子,一跃成为在天子面前可以称臣下的人物,自是有原因的。 
    大汉这些年来,从越巂到锦城,再从锦城到汉中,但凡有水流之处,多建有新式水磨房,以供百姓磨面舂稻。 
    这些新式水磨房,大半是丁牛娃带人建的,故因功被举荐为典农都尉属下司马。 
    眼前这座宫殿,丁牛娃也是参与修建了的,而且还是工头之一。 
    因表现出众,所以又入了汉中冶,自此留在汉中。 
    他是从冯庄出来的人,又受过冯明文的亲自指点。 
    最重要的是,他的妹妹魏丁氏,现在是南乡管理者之一。 
    他的妹夫,更是冯明文的开门大弟子。 
    所以丁牛娃算是沾了光,被皇家当成可以加强与冯明文关系的人物之一。 
    也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再加上他现在的身份,所以只要南乡或者冯明文捣鼓什么新鲜玩意出来,皇家都能第一时间拿到手。 
    就拿眼前这个宫殿来说。 
    这个宫殿叫磐石宫。 
    名字是有一点古怪,但很形象。 
    因为整体是用水泥建成,坚固如磐石——当然,不是冯永最开始弄出来的那种水泥。 
    是近年来南乡才搞出来的煅烧水泥。 
    以石灰石为主要原料,掺入一定比例的其他辅助材料,再放入高温窑里煅烧。 
    这种流程搞出来的水泥才是真正的建筑水泥,这点高中化学知识冯永还是有的。 
    只是最开始的时候,他既没那么多钱,又没那么多人,还没那么多时间,而且煅烧的条件也不足。 
    所以只能搞搞生料水泥,量大管饱,用来铺路。 
    但是,这里有个但是。 
    虽然冯刺史搞不出来,但他知道这么个流程。 
    这个知识点,价值千金。 
    因为大汉这些年的发展,鼓风机,水力锻造,焦煤等等这些基础东西,已经改良了许多。 
    毕竟大汉有黄月英和蒲元这两位国家级高级工程师。 
    又有开挂的某人给南乡团队指点了正确方向,保证他们不用走弯路。 
    所以随着可利用温度的不断提高,让煅烧水泥的现世,出现了可能。 
    这个可能的意思呢,就是有一窑没一窑,成品率比较低,合格率更低。 
    反正是没办法大规模应用。 
    只是这世间的东西嘛,通常是越稀罕就越贵。 
    前年汉中行宫新建的这个偏殿,就是南乡工程队用新型水泥施工而成。 
    全殿浑然一体,不惧水火,坚固如石,让皇帝皇后等一众土包子称奇不已。 
    就连大汉丞相都被惊动了,亲自前来仔细查看了好几次。 
    这年头,富贵人家的房子,大部分材料都是木头。 
    好看是好看,漂亮也漂亮。 
    但烧起来那叫一个旺。 
    只要一间屋子烧着了,就要做好所有房间都被烧光的准备。 
    而且现在大伙冬日里都要烧煤烧炭取暖,走水的隐患更是无限加大。 
    至于像雨水浸泡失修,白蚁啃食等因素导致房子崩塌,那也是常事。 
    就如北方前些年,曹丕率师东征,郭女王留在许昌永始台。 
    当时连降大雨,城楼多有倒塌损坏,有关的官员为了安危着想,不得不奏请郭女王移居他处。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