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8章 悲欢不相通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马田捧着两个碗向李明走过来。 
    李明也懒得起身了,直接就伸出手讨要。 
    马田却是又把手又收了回去,打量了一下有几分游荡子模样的李明: 
    “洗手了没?” 
    李明呶了呶嘴,示意不远处的皂角粉: 
    “不洗手就进食,我等着扣工分呢?” 
    去年凉州白灾,差点在凉州境内造成难民潮。 
    幸好冯郎君这块金字招牌够硬,再加上冯刺史早些年在陇右的经营,东筹西凑。 
    所以这才堪堪勉强领导凉州百姓渡过这个难关。 
    虽说曹操早些年就派夏侯渊平定了凉州,但这些年来凉州的局部叛乱从未停止过。 
    长期动乱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土地被抛荒。 
    再加凉州的羌胡大多又是半耕半牧,不种地的话,若是族里有足够的牛羊也能活下去。 
    导致凉州即使是在短暂的安定时期,耕种恢复速度也要远逊于中原。 
    直到打南边来了个冯郎君。 
    他带来了大汉视汉夷如一的全新理念,还带来了蜀地先进的耕种方式。 
    他是胡人眼中的带善人。 
    在白灾中活不下去的汉胡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开始兴修水利,开垦荒地。 
    而凉州刺史府新长史廖化到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批粮食。 
    终于彻底缓解了刺史府粮食紧张的问题。 
    剩下的短缺部分,可以让东风快递从蜀地慢慢运粮解决。 
    再加上南乡交易所的市场调节作用,还有冯刺史在凉州搞到的粮食,足以支撑刺史府从容不迫地开展以工代赈。 
    开出来的田地,汉人和胡人七三分,很公平。 
    真的很公平。 
    因为冯刺史与凉州世家的py交易,草场需要大量的牧民,工坊需要大量的杂工。 
    汉人百姓天生更眷恋土地。 
    而胡人对牲畜之事更容易上手。 
    官府的隐性调节,可以促使胡人更倾向于进入草场和工坊。 
    马田和李明这些前来凉州参加考课的士子,第一步就是参与这次的以工代赈。 
    凉州刺史府的基建工程,与传统以来官府组织的徭役不太一样。 
    民夫就如军中一样,十人成什,五十人成队,百人成屯等。 
    马田和李明所要做的,就是领着分配给自己的民夫,按时完成上头交给自己修水渠或者开荒地的任务。 
    当然,考课成了工头,这身份的转换实在太大,不少士子的反应还是很强烈的。 
    但刺史府有张小四在,自然也是早有准备的。 
    以冯刺史现在的身份,再加上冯郎君独有的特技“巧言令色”,根本不惧与文人士子打嘴炮。 
    一句“为天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足以让天下读书人都乖乖地闭上嘴。 
    然,“领百夫治一渠而不能,何以治天下?” 
    你既然有本事,就证明啊! 
    又不是不给你证明的机会。 
    考课就是你证明自己能牧民的机会。 
    只要能完成刺史府分派下来的任务,自会有人记上工分。 
    在三个月内积攒够足够的工分,那么就能通过第一阶段的考课。 
    说明你已经有了最基本的牧民能力。 
    当然,若是表现出色,提前攒够工分,也可以提前通过前三个月的考课。 
    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为一个士子至少要领百夫,不但要懂得统筹分配,知道如何组织人手。 
    同时士子还得不断地总结经验,尽快地完成任务。 
    还要知道如何排除纠纷。 
    毕竟百姓又不是莫得感情的机器人,而且还是汉胡混合,平日里有些矛盾那是必然。 
    南乡工程队搞了多少年? 
    多少人能干多少土方,世上还有比他们更了解的吗? 
    按人头分派下去的任务,那都是掐着给的。 
    如果是想要糊弄,那必然是无法完成。 
    如果是按班就部,最多也就是勉强能完成。&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