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78章 种桑得桑  蜀汉之庄稼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r/>    “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此乃生生不息。” 
    说着,老农唱了起来: 
    “一二月来理桑枝,放鱼苗;三四月来施桑肥;五月养蚕,六月卖,蚕沙蚕蛹来喂鱼;七月八月清塘淤,固塘基;年底数月除草喂鱼。” 
    “鱼塘宽,鱼塘深,捕得鱼儿腌咸鱼,腌得咸鱼送军中……” 
    越巂有盐井,再加上冯君侯当年搞的稻花鱼,越巂咸鱼如今在蜀地已是大有名气。 
    反正陇右胡人对口粮袋里的咸鱼,都是纷纷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咸鱼又香又咸又好吃。 
    夏侯霸听闻这俚曲,道尽一年桑塘农事,不禁有些痴了。 
    “听闻老丈不似普通农人,敢问姓名?” 
    老农又是哈哈一笑,摆了摆手: 
    “我当年不过从军中退下来的老卒,后来得君侯错用,跟在君侯身边当了几年亲卫,最后随君侯平定越巂。” 
    “后来君侯领军北上,再用不上我这老身子骨,便给我安排了一个乡老的位置。这些东西,都是君侯亲自教的。” 
    夏侯霸又是一呆,脸上忽阴忽晴,时红时青,精彩之极。 
    老农没有注意到夏侯霸的脸色变化,只是仍在絮絮叨叨地说道: 
    “君侯当年教我们这些,只说了只要按他教的去做,大伙的日子就定会好过起来。” 
    “只是可惜啊,君侯没有亲眼看到越巂今天这模样,也不知他在凉州那边,过得好不好……” 
    夏侯霸终于回过神来,勉强笑道: 
    “老丈,现在不少人都说要卖粮,要给凉州那边的冯,冯……君侯帮忙,你怎的不去?” 
    “怎的没去?我前两天就已经让人把自家的余粮卖掉了。” 
    老农连忙澄清道。 
    “哦,哦,原来如此。” 
    夏侯霸拱拱手,以示歉意,再看向别处。 
    但见鱼塘里水波微澜,也不知是鱼儿上来透气,还是被风吹皱了。 
    再看到鱼塘周围桑叶青绿,他不禁叹了一口气: 
    “果真是治世之才也!光看这良田桑塘,就让人想知道他治理越巂时的风采……” 
    老农本已重新弯下腰去挖坑,此时听闻此言,又站直了身子,笑道: 
    “贵人这话,当真是说到人心里去了。其实我们亦常想,若是君侯有机会回来看看,那该多好?” 
    “不过老身每想起君侯,倒是有个去处。” 
    说着,他指了指西边: 
    “从这条官道而去,有一大片良田,乃是当年君侯亲自耕种之处。田头立有一碑,上头刻着‘冯侯曾耕种于此’,那便是了。” 
    夏侯霸本是不待见冯永,但与老农一番谈话后,闻自己前所未闻之事,当下心里终于起了好奇心。 
    他拱手谢过老农,转身重回官道上。 
    原本落后了一段路的王训早就在那里等候。 
    夏侯霸看了一眼王训,沉吟了一下,忽然问道: 
    “王太守,你可知当年冯明文耕种之处?” 
    王训一向以兄长态度为准。 
    虽然夏侯霸口口声声说兄长欺他,但兄长既然唤对方为伯父。 
    那么自己就算再怎么看不惯夏侯霸,只要对方不挑事,那么在面子功夫上,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此时看到对方的态度居然有所变化,王训不禁有些惊异,同时点头道: 
    “自然知道。” 
    “我能去看看吗?” 
    “有何不可?我来带路。” 
    一行人骑着马,不一会儿,就到了老农所说的地方,看到了那块立在田头的石碑。 
    夏侯霸翻身下马,立在石碑前,看着眼前不断翻起绿浪的稻田,默然不语。 
    王训站到他身边,说道: 
    “当年兄长领军走越巂通锦城的那条大道,秘密离开越巂,待百姓知晓时,兄长已到了锦城。” 
    “在兄长离开后,越巂官府行其遗策未变,数年后百姓衣食皆足。有人便在他亲自耕种之处,立了这块石碑,以记其恩。” 
    夏侯霸眼光变幻,面色复杂,好久才喃喃低声道: 
    “他能得百姓如此铭记,吾妹果是没有骗我。” 
    他心里更是汹涌翻腾。 
    冯永其人,年纪尚浅,就已有此等成就,日后定是继诸葛亮之后,成为蜀国梁柱。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