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
毕竟。
他不是刘祥。
没有那个能力,高强度维持两枪。
既然这样,不如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守住晋级名额即可。
因此,从踏上赛道的那一刻起,他的战术就带着明确的长远考量。
半决赛以晋级为核心目标,只要锁定决赛名额,便不再盲目硬拼,而是战略性节省体能,为终极对决留存最关键的力量。
能拿第一二就拿第二,拿不了就守住第三。
现在看来应该是后者了。
谢文君逼近第十栏时,身上的红色战衣在灯光下熠熠生辉,1.90米的身躯依旧保持着挺拔舒展的姿态。
他没有被前方舒本科夫的领先势头打乱节奏,也没有因身后可能存在的追赶压力而急躁,依旧坚守着上栏沉淀的韵律。
栏间跑的三步衔接如行云流水,每一步落地都扎实而沉稳,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第一步落地时,脚掌缓冲迅捷,将冲击力巧妙转化为推进力。
第二步步幅自然延展,为起跨做好充分铺垫。
第三步作为起跨前的收官之步,他的身体重心微微前移,后脚稳稳落地,没有刻意加大发力强度,却精准找到了最省力的起跨姿态。
起跨瞬间,谢文君的动作依旧保持着顶级选手的专业水准。
后脚蹬地时,力量传导流畅而均衡,髋部打开幅度恰到好处,既保证了过栏的流畅性,又没有过度消耗肌肉能量。
他的身体腾空而起,躯干始终保持着稳定的前倾角度,既减少了风阻干扰,又让身体形成了高效的推进流线。双腿交替过栏的动作舒展利落,前腿伸展充分却不僵硬,后腿折叠紧凑而不局促,整个过程几乎听不到与栏架的摩擦声,仿佛栏架从未存在过一般。
这种近乎完美的过栏技术,是他多年打磨的成果,也是他此刻能够从容收力的底气——即便不拼尽全力,扎实的技术也能确保他稳定过栏,不出现任何失误。
过栏后落地的刹那,谢文君做出了最关键的战术选择。舒本科夫落地后即刻爆发全力,腿部蹬地的力量陡然增强,摆臂幅度大幅拉开,蓝色身影如离弦之箭般向终点冲去。
汉斯勒也丝毫不敢松懈,落地瞬间便加快步频,黄色身影紧紧咬住前方,试图缩小与舒本科夫的差距。
而谢文君……
落地时脚掌缓冲的力度明显放缓,没有如前九栏那般迅速衔接加速,反而刻意调整了发力节奏。
他的摆臂幅度悄然收窄,不再追求极致的加速爆发力,转而保持平稳而规律的摆动,每一次摆臂都精准配合着腿部动作,既不浪费多余能量,又能维持身体平衡。
腿部的蹬地发力也随之克制,没有再调动深层肌肉的爆发力,而是依靠肌肉的惯性与节奏惯性稳步向前。
他的步频自然放缓,步伐依旧稳健却不再急促,每一步落地都轻盈而扎实,没有因收力而出现动作变形或重心晃动。
这种“收放自如”的奔跑姿态,看似是在放慢速度,实则是顶级选手对自身状态的精准把控。
他清楚地知道,以当前的领先优势,即便不再加速,也足以稳住小组第三的位置,锁定晋级名额。与其在半决赛中与对手死拼消耗,不如将体能留给更重要的决赛。
赛道旁的资深观众们渐渐读懂了谢文君的战术意图,原本急促的“冲啊”声,慢慢变成了沉稳而坚定的“谢文君加油”。
大家挥舞着五星,眼神中带着理解与期许——他们知道,眼前这位中国名将不是实力不足,而是在为更大的目标蓄力。
几位的专业人士更是相互点头,低声赞叹:“这才是聪明的跑法,决赛才是真刀真枪的较量,现在保存体力太关键了!”
孩子们骑在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