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7、步练师  骑砍三国之御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也同样如此,她和冯夫人若论容貌身材,自然都是绝色佳人,但在身份和影响力上,樊妩却远远不如冯夫人,加上这妇人心如蛇蝎,视人命如草芥,原本是让王政很是厌恶的...

    可这段时日下来,若真说到好感,王政其实更喜欢樊妩,关键原因便在于樊妩在他面前更能放得开。

    糜贞也同样如此。

    相比诚惶诚恐,像个受惊的小鹿一般的步宛儿,王政还是觉得落落大方的糜贞似乎更适合做自家的妻子一些。

    一时间迟疑难下,沉吟半晌,王政突然问道:「汉升,此事你怎么看?」

    他问黄忠这话,原本的意思自然是想让黄忠说说他的看法,是觉得糜贞更合适一些,还是步宛儿更合适一些,只是王政却忘记了一件事。

    这两人...

    黄忠其实都不熟啊!

    郭嘉祢衡作为文臣,时长都会出入下邳的郡府,又是交友广阔,认识糜贞,见过步宛儿都不出奇,黄忠本就在徐州的时间呆的不长,又是一个荆州人,平日里大部分都是在下邳军营之中,哪里有这种机会?

    所以听到王政这话,黄忠便误会了,他以为是王政询问他这边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黄忠原本是没有的,或者说原本没想过这方

    面的事情,可王政既然主动相问了,他脑海中却是立刻便冒出来一个名字。

    想到便直接说了,武将可没有文臣那般七绕八绕地,黄忠当今出列,直言不讳说道:「末将以为,吕布的女儿肯定是不合适的!」

    「主公千辛万苦,弟兄们拼死拼活,打下了偌大的地盘,好容易立足方稳,却万万不能为他人作嫁!」

    「怎么说?」

    「主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一次尚可说情有可原,数次下来,足见吕布生有反骨,心无忠义,更难以驯服。」

    黄忠沉声道:「他的女儿一旦成了主公妻子,便和主公成了翁婿,若有所求,比如借兵借地,主公借是不借,允是不允?」

    「便无所求,如何安置这样一头猛虎也甚是棘手!与其如此,何不干脆就不给他这等机会?」

    「至于什么糜家女儿,步家千金,末将也都不认识,难以评断,不过...」

    说到这里,黄忠顿了顿,当即说道:「若论出身,乔姑娘也是皖城名门之后,也不差这些人吧?」

    「若说姿容,那也是一等一的美人,还有那个...文长,你之前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一旁的魏延干咳一声,缓缓道:「妇好莫过如此,主公得此女子,便如商王武丁之得辛后,这意思是说...「

    黄忠不等他说完,一挥手,将之打断,大大咧咧地道:「就是乔姑娘堪比当年的商后妇好呗,这样的女子也只有主公这样的英雄能够匹配!」

    「再说了,祢先生说糜公的妹妹才貌双全,乔姑娘何止是才貌双全,还有文韬武略呢!」

    「依末将来看,她才是主公正妻的不二人选!」说着还补充了一句:「文长也是这么看的。」

    魏延也是毫无迟疑,立刻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和乔绾原本关系并不融洽,但打过一场后魏延却是彻底服了。

    眼高于顶的人就是这一点好,轻易不肯服人,但一旦服人却是立刻五体投地,甚至会忽略对方的很多缺陷。

    比如很少人知道最重视忠义的关羽其实对人品不堪的吕布甚为尊重,便在吕布夺了他兄弟三人的安身之所徐州后,张飞破口大骂,刘备亦是暗自切齿,却未见关羽出言不逊,甚至后面遇见吕布竟然还口呼「吕将军」这样的敬称,态度很客气,说话很好听。

    在吕布面前的关羽不再傲气冲天,而是彬彬有礼,很有素质,为何?

    因为吕布在个人武勇这块彻底让关羽服了,完全盖过了关羽本该对他的人品,德行应有的鄙夷,不屑。

    王政彻底无语了,他没有想到黄忠和魏延又抛出一个人选,关键是乔绾...

    好像也不错啊?

    这下他愈发纠结了,一时间难以做出决定,便直接道:「诸位的意思,本将全清楚了,此事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诸位稍安勿躁,容本将思忖几日,再做决议。」

    接着话锋一转,不动声色地将扯开话题:「春谷之战,潘璋贪腐两事,诸位有何见解?趁此机会,也一起来议议。」

    春谷是丹阳郡的西面门户,更掌握了长江渡口,平定九江后,王政暂时并未打算对丹阳和吴郡大举用兵,只不过驻扎在襄安的徐州军却主动尝试过一次突袭,想着先将渡口抢占过来,结果却在渡江的过程中遭遇了丹阳水军,一番水战下来,竟是吃了小亏。

    郭嘉道:「春谷之战,我军虽稍有失利。臣以为,却是无足挂齿。不必为忧。」

    「我军向来常胜,如今初逢败仗,敌人更有可能乘胜追击,」王政侧目笑着打趣道:「奉孝这般不放在心上么?」

    「我军胜在陆战而非水战,水军本就初成不

    久,偶有失利,主公恐怕也未曾当做一回事吧?」

    郭嘉神情自若地道:「何况孙策当初孤注一掷,悉起大军,如今大败之下,便是有些许败卒逃回丹阳,吴郡,又能有多少数目?两地相加,恐怕也难过万数,如此兵力自守尚嫌不足,便是得胜,料也无胆外侵。」

    「便是外侵又如何?」

    「丹阳军若敢侵略襄安,便是主动放弃了长江天险,放弃了水利想要与我军在陆地争锋,如此弃长取短,乃是自取灭亡!」

    说道这里,郭嘉总结道:「是以,春谷之战,我军虽小有失利;纵观全局,却是不足为忧,相反若丹阳、吴郡之兵当真得意忘形,反是一桩喜讯。」

    这话说的没错。

    丹阳、吴郡的残余孙家势力若真想反扑,首先是必须先把襄安打下来,襄安本就是重镇,又经孙策之前一番加筑,如今早已是一座牢不可破的雄关,若无内乱,便是王政亲率人马恐怕都没有把握在短期内速克,那如今的襄安可能产生什么内乱么?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