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1、倾覆敌国  骑砍三国之御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可如今守军依旧尚有五千人马!”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如今贼人不过是我军倍余,何足虑哉?”

    “何况贼人孤军深入,乃是犯了兵家大忌,看似气势汹汹,其实并不可怕!”

    说到这里,彭璆拱手请命:“昔日巨寇管承侵扰平寿时,太史子义曾言,正要趁其立足未稳,即刻出城,奔袭攻之,定能叫它有来无去!”

    “以臣之见,当下王贼部曲,亦可以此计破之!”

    这番分析颇有道理,孔融面色不由稍缓,刚要说话,却见堂下一人却已抢先反对。

    “万万不可!我城中人马虽有数千,可多半为才招募的新卒,论起战力,委实不堪一击,绝非黄巾贼寇百战悍卒的对手。不出城还好,勉强够用来防御。一旦出城,与贼野战。那便是以我之短,迎敌之长,这与自寻死路有何区别?”

    问策的时候你不回答,怎么彭璆献计时你就立刻反对了?

    孔融不满地瞥了那人一眼,却还是问道:“那依卿之见,该当如何?”

    “彭公适才分析贼人的兵力,倒是不错,”那人道:“以城中这等兵力,破敌固是力有未逮,可若只是坚守,却是绰绰有余!”

    “平寿亦为坚城,昔日几次贼患,十数万人马围攻亦不得破,况且城中的百姓也都可以助战,国相,若是坚守下来,便是以我之长攻彼之短,黄巾贼寇之短,在为客军。我城中粮储丰盈。眼下之策,唯以坚守为上,切切不可贸然出击,自损实力。臣以为,只要平寿能坚守个旬日一月,黄巾贼寇定然不战自退。”

    “为何?”

    “黄巾贼寇远来,粮草补给困难,此其一。平寿受困,四方诸城之师,包括武郡尉的大军必会立刻回援,月内必至,此其二。”

    这时,又一个大臣出列奏道:“邓公之言,某不敢苟同。”

    孔融问道:“为何?”

    “前日便有军报,王贼早与渤海群盗联手,数日前,布其的港口已经被敌人攻占,东来水军更是大败。现在海域举目尽为徐州与海盗的水军,沿海一线州县,业已悉数落入贼手!”

    那人正色道:“若是和贼人相持,咱们固然能等到援军,可徐州军呢?从海路而入的话,同样是月内可至啊!”

    “眼前虽只有万余贼人,可王政却和张饶、管承不同,他有整个徐州作为后盾,无论人马,粮草皆是不缺,国相,如此形势,若想要耗道敌人知难而退,主动撤军,岂非天方夜谭?”

    “那汝说要如何!”

    听到这里,孔融终于彻底爆发了!

    只听铿锵一声,长剑已是出鞘,狠狠砍斫在大堂上的柱子上,砰一声响下,大堂之上跪倒了一片,每一个人都匍匐在地,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只有孔融粗重的喘息声,回荡在空旷的大堂之上。

    死一般的宁静中,孔融提着宝剑,逼视诸臣,质问道:“又不能战,又不可守,那你们说该当如何?”

    “该当如何!”

    大臣们彼此视线交流,刚才回答的他那人鼓起勇气,说道:“臣以为,上策,当走。”

    “走?”

    听到这话,孔融闭上了眼,昂起头,深深呼吸了一下,略微平息了自己的情绪,又张开了眼睛,平静地看着那人,一字一顿地道:

    “是弃城而逃吧?”

    “吾为天子钦命的北海国相,若行此不忠之举,无胆之事,便能逃出生天,又有何颜面久立人间?”

    额...

    那人抬头看了眼孔融,突然无言以对。

    大堂上一片沉默。

    看着眼前的这些人,孔融蓦然感到了一股无奈和悲凉,竟然让眼前的这些人位居高位多年...

    他的北海又怎能州民安肃,海内晏清呢?

    四顾茫然之下,孔融突然感到疲倦了,手中的宝剑“堂啷”坠地。

    他努力地仰起头,不想让这些人看到有两行泪水,顺着他的面孔淌下。

    这是他位居国相的第七个年头了,从踏入北海国的第一日起,孔融就未曾睡过一个安稳觉,三年前败与张饶,两年前受辱管承,如今又被一个不到自己年纪一半的黄口孺子拿着刀来堵门...

    按照这样的情况,或许北海国今年便不再属于他了。

    孔融喃喃自语,突然明白了当日屈子的心情,他轻声吟诵道:“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这是屈原投江前的绝笔赋《怀沙》。

    堂上群臣,无不面现羞惭。彭璆眼中泪水夺眶而出,再次昂首出列,慨然道:

    “臣得国相恩泽优握,过蒙拔擢。今当黄巾贼寇,竟无一策,实在愧对知遇,请三尺剑,引五千卒,即出城为国相先锋,与贼决战!”

    便在此时,天空骤然响起一阵雷鸣!

    随后,一个侍卫连滚带爬地闯入堂中,高声喊道:“国相,大事不妙!”

    “黄巾贼寇在城内安插内应,方才掀起暴乱,已大开城门,放了大军入城了!”

    ......

    建安元年,仲春之月。

    北海平寿城破。

    这一日孔融收到了三次军报,第一次是贼人已兵临城下,第二次是内应大开了城门,放入了黄巾贼寇,第三次,则是唯一敢战的彭璆阵亡的消息。

    当天夜里,千军万马入城,无边无际的火把撕破了黑暗,点亮了郡府。

    此时无论大臣、侍卫还是婢女皆已逃了个一干二净,唯有孔融一人还留在郡府大堂,随着不断出现的惨叫声,孔融知道,最后一批效忠自己的士卒们此刻也倒在了前方,尸横遍地。

    很快,一支数百人的先锋率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