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温华用肩膀靠了靠徐凤年。
“小年,这娘们够美的,是那王鼎的相好的?”
这时候他也知道,以前见过的王鼎,竟然是天下第一。
徐凤年摇了摇头。
“说不好啊,说不好啊。”
他也看不透陈渔和王鼎关系。
温华一副过来人的样子,准备点评几句。
王鼎却在笑罢后,转向温华。
他一开口就让在温华闭了嘴。
“温华,轩辕青锋现在就在旁边的房间,你要是嘴上胡说八道,我可将她放出来了。”
温华果然闭嘴,他连忙摇头,双手抱拳,求王鼎不要放“轩辕青锋”。
王鼎嘿嘿一笑,小样儿还治不了你。
黄龙士,你的棋子,我就收下了。
————
雍洪六年秋末。
立冬之前的最后一场鼎盛朝会,除去六王入京,几乎所有朝廷外官柱石也都携大势隐势入了京城。
大将军顾剑棠,春秋名将卢升象,其余勋爵犹在的大将军都纷纷披上朝服,于天色晦明交集之际跟随洪流,由四面八方的高门府邸折入御道,慢慢涌至皇城门外。
太安城是天下拱卫的中心,成为这名新妇腰肢的御道,长达十六里,无疑是历史上最为壮观的一条中轴,九经九纬前朝后市,融入天象之道,中轴上的建筑群比历朝历代都来得厚重浩然。
不下千人的壮阔阵容在御道之上缓缓而行。
其中有白发苍苍却始终没能迈过五品官这道坎的花甲老人,有而立之年却前程似锦已是四品大员,更有不惑之年更是手握一部权柄的天之骄子,有地位超然的黄紫贵人,有身穿蟒袍的皇亲国戚,有人戏言,若是有一位陆地神仙能在每次早朝,胡乱大杀一通,离阳王朝就得大伤元气。
也有戏言,仅是将这些官员悬佩玉器都给收入囊中,那就是一笔天大的财富。
还有戏言,你认识了城门外这数百近千张面孔,你就理清了离阳王朝的脉络。
秋末的这一场朝会,注定会引起诸多起伏的波澜。
……
一场鹅毛大雪突如其来的落下,给太安城这位雍容妇人披上了一件白狐裘。
王鼎依旧待在自己的宅子中,靠温华听着京城里的各种动荡。
在这小半个月里,京城可谓是轰动不止,秋末大朝会上,离阳皇帝对朝臣的各种封赏擢升不提。
单单是那北凉世子徐凤年胆大包天破坏御道就让人咂舌无比。
言官弹劾奏章飞似天上雪,都石沉大海,没有一次被御笔朱批。
城内道观真人都说是徐凤年凭恃假借阴怪之力,必不为举头三尺神明所喜,言之凿凿,让忙碌着补冬习俗用以感谢老天爷的市井瓦舍百姓们都深信不疑。
说到这里温华,狠啐了一口。
他自从进了王鼎的宅子开始,就心安理得的住在这里。
对外说是,王鼎看他骨骼惊奇,收他为徒。
自从王鼎当然徐凤年和温华的面,把黄龙士的算计说出来后。
徐凤年和温华都大吃了一惊,他们没想到黄龙士这么早就开始算计两人了。
徐凤年当然是大骂黄龙士,而温华却又点纠结。
不管黄龙士怎么算计他,可授剑的恩情却在。
这也是他留在王鼎宅子的原因,他需要冷静一下,考虑一下怎么面对黄龙士。
于是,温华就成了第二个入住王鼎宅子的人。
啐完的温华继续说着消息。
“天子一口气擢升了好多大员。”
“擢升国子监左祭酒桓温为门下省左仆射,封文亭阁大学士。”
“擢升姚白峰为国子监左祭酒。”
“擢升晋兰亭为国子监右祭酒。”
“顾剑棠卸任兵部尚书,封大柱国,总领北地军政。”
“擢升卢升象为兵部侍郎。”
“封严杰溪洞渊阁大学士。”
“白衣兵仙陈芝豹掌管了兵部尚书,日后若有外任,亦可遥领兵部。”
“这一次大朝会上的任何一次单独提拔,都是朝堂上的大事,可这一次天子直接一窝蜂的全给他们提拔了。”
“这朝堂风雨,真是让人看不懂了啊。”
“高手你说,这天子什么意思?”
“不过,这次小年真就涨了威风。”
“你说国子监的那帮书生也是作死的很,北凉好歹也是在为中原百姓守国门。”
“可那帮子书生就知道瞎咧咧。”
“要我说,就该把国子监的那帮子儒生都给扔到凉莽边境去,让他们感觉一下子什么是春夏秋冬。”
&n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