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6章 大清洗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经在和郑芝龙秘密筹划,准备发动新一轮北伐。
    倭国德川幕府也在扩军,还从荷兰人手中获得了新武器。
    总之,此时齐国的国际环境极其恶劣。
    齐国没多少盟友,北边蒙古科尔沁被鼠疫折磨的半死不活。
    西边是亡我之心不死的欧洲反齐同盟,东边是一心复仇的倭国和朝鲜。
    所有这些都坚定了穿越者战斗的决心。
    刘招孙判断,大齐很快将成为众矢之的,受到各方围攻,这个过程少则三年,多则十年。
    真正的决战即将开始。
    为了应付各路牛鬼蛇神,他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对全国力量的整合,将所有人捆绑在这架狂飙突进的战车上。
    什么?你们不想登上战车,那就只有去死了。
    历史学家们发现,1627年前后,奏章朱批中经常可以看见的一些官方用语,反映了帝国的首要地位,“帝国事务”“帝国武人”“帝国利益”这些词汇变得极为神圣。
    总之,在武定皇帝眼中,帝国利益高于一切。
    当刘招孙频繁使用这些词汇时,臣民们会认为他说的这件事至关重要,而阶级斗争、大道、革命事业这些提法属于已被抛弃的旧观念。
    太上皇是个孤独的人,不过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而并非出于本性——本质上他还是合群的。
    他的工作习惯在历史学家看来很奇怪,其实是十七世纪上半叶东都王宫(济南)君王的典型代表(他儿子刘堪也差不多)
    刘招孙白天起床时间很早,晚上会工作到深夜,有时黎明时分才就寝。
    他最大的嗜好是耗时3到5小时的晚餐,以及和两位皇太后一位太妃一位修女(黛芙妮)的午夜幸福时光,每天如是。
    和路易十四一样,刘招孙喜欢在晚餐时和最亲密的幕僚商讨要事;
    和“太阳王”类似,无论在饭桌上还是在自己的国家里,刘招孙都是无可辩驳、不容置疑的主宰。
    此时发生的章东遇袭成为了压垮太上皇耐心理性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招孙意识到,大齐国内的反对派势力依然强大,他们反对自己的执政理念。
    而且,他们已经先动手了。
    为此,只有发动他所能想到的最后手段——大清洗。
    注:
    1、极权主义:一种政治学上的术语,用来描述一个对社会有着绝对权威并尽一切可能谋求控制公众与私人生活的国家之政治制度。极权主义意味社会秩序完全由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达成,私人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不存在的状态,自由被减至最低限度。

 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