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 货币革新  大乾憨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而与此同时,西京和东京联合下发了一道公文,那就是从两京开始,全面更换货币。
    银元将在未来的三年内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将是大明宝钞。
    宝钞的面值,最大的是五十元。
    秦墨并没有一上来就上大的。
    而是为了稳定货币,主流货币还是五元,十元。
    等百姓习惯了宝钞之后,然后在逐渐放开。
    这公文下发后,金融市场掀起了动荡。
    但是随着朝廷投入数亿百吨的黄金稳定市场,哪一点动荡也随之平复。
    大明有多少金银?
    大概有八九千吨。
    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数字足以平息任何一个金融风波。
    而伴随着金银流入市场,一开始掀起的兑换金银浪潮也逐渐退去。
    这也给百姓来了一剂强心针。
    紧跟着,国有银行开始提高了利息,从两厘直接提到了三厘。
    这一下,金融市场再次振奋起来。
    再加上这些年的宣传,其实老百姓都已经很少将钱埋在地下了。
    特别是年轻人,他们更倾向于在银行理财,所以利息提高之后,大量的百姓开始到银行存钱,然后兑换钞票。
    当然,高利息只针对愿意使用大明宝钞的百姓。
    这一场风波也在一个月后逐渐消停。
    因为百姓也发现,宝钞携带便利,而且兑换轻松。
    也很保值,并没有出现,钱不值钱的情况。
    再加上各地贸易繁荣,商人也开始大量出现用大明宝钞结算,一时间,大明上下都掀起了兑换宝钞的热度,甚至有人开始炒起了宝钞。
    因为宝钞第一批发行只有五百万。
    所以这第一批宝钞其实很值钱。
    甚至这一批宝钞居然开始高于市场价两到三层,都有人收购。
    “太上皇,现在民间对宝钞的需求量增加,是不是可以让大明皇家银行发行第二批宝钞了?”
    秦墨拿着报表,摇摇头,“先等一等,如果大批量发行,必然会让宝钞贬值。
    取代银元有一个过程,一旦宝钞不值钱了,那么金融市场就崩坏了。
    大明有如今这样的金融体系,是二三十年才换来的结果。
    所以,咱们不能操之过急。
    告诉皇家银行那边,就按照之前的计划,今年还是一个半月一批次,等到了明后年,再开始逐渐加大生产。”
    而且宝钞的防伪,一直是秦墨最看重的,好在现在技术发达,制作出来的宝钞,的确很不错,使用的原材料,也不是普通人能够获取的。
    “是,太上皇!”
    秦墨放下手中的报表,随即出宫去查看新城建造。
    新城建造的很快,十数万人参与修建,现在又不是二三十年前哪等落后的时代,再加上各种现代化机械的辅佐,又有车辆运输重物,速度快了二十倍不止!
    不过原定是五年,现在看,最多三年就能完工。
    新城的地
    卖了一半出去?,
    国库收入超过了十亿银元。
    所以造城的成本早就赚回??╬?╬??,
    而且还赚发了。
    在工地转了一圈后?,
    秦墨索性来到了新修建的新学馆。
    这个新学馆?,
    将会收集全国各地的聪明少年。
    这里将会集合全国最优秀的大学师资,然后对这些天才少年进行特殊的培养。
    当然,不是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允许他们做任何实验。
    现在秦墨手上有一份乾州各地学校的名单,这一批名单大概有百人。
    毫不夸张的说,这一百个少年,未来已经被大明给承包了。
    等他们毕业后,将直接进入体系之内研究。
    有些技术,靠的及时这些天才的灵光一闪。
    普通人穷其一生,都可能抵不上这些天才的灵光一闪。
    很无情,也很现实。
    最让秦墨觉得有意思的是,这里面居然有他的孙子。
    这小子是风哥儿的长子,叫秦云,今年也才十三岁。
    这些孩子是这两年陆续从西京过来的。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公事太忙,没有时间教导,所以让他们到乾州来游学,二来也是秦相如想孩子。
    老秦虽然不管第四代,但是隔三差五的还是想见见这些孩子的。
   &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