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彩蛋章⑨ 军户制度改革大明内阁成立  大明:我帮老婆做女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bsp;   
    如今得知内阁的设立,让他们有了一步登天、成为天子近臣的机会,立马一个个弹冠相庆,欢欣鼓舞,将医学院校设立的事抛到脑后了。
    
    至于挂靠在皇帝内帑下的“大明煤业公司”的成立,就更无人注意到了。
    
    ···
    
    大约十来天后,朱元璋才再次来到东晖院。看神态,显然又恢复了往日的自信与霸气。
    
    “后辈,听说你们可能要离开,咱就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看你们了。”
    
    听到这话,郝光明当即开启视频,笑着道:“太祖可别这么说,我们受不起。”
    
    朱元璋也笑了,道:“行,就不和你们啰嗦了——咱今天过来,确实有几件事想要询问。”
    
    【新书《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已发布,请新老读者朋友捧场,谢谢!】
    
    晚安~
    
    错字后面改。
    
    (本章完)
    如今,朱元璋就要求千户、卫指挥两大级别的军官,最多只在一地任职十年,且不得在任职地购置地产。
    
    至于这些军官的军饷等薪酬,则全部由兵部发放,不再允许其从军屯田地中获取收益。
    
    至于说将领用得到的军饷,在内地通过常规模式置地,则被允许。
    
    当然,朝廷赏赐给将领的土地,往往还是选择在边省、边州。
    
    因为这样更容易激励将领保家卫国。
    
    最后,则是提前在京营中试验募兵制度。
    
    若朝廷允许军户的家属更换户籍,那么军户人口减少,卫所兵来源减少就成了必然之事。如此,也就需要用募兵作为补充。
    
    提前在京营试验募兵制度,便是未雨绸缪。
    
    这便是之前几日朱元璋和手下几位谋士思虑的全部了——至少在朱标转述中是这样的。
    
    听完,郝光明不禁感慨道:“不愧是大明太祖啊,既然意识到了军户卫所制的问题,这一改革起来,不急不躁不说,而且还都改在了点子上。”
    
    “那是。”毕竟是自家太祖,朱媺娖闻言不禁露出了些许骄傲神色,“太祖或许受限于时代,缺乏某些见识和长远目光,可只要他老人家知道了,必然会尽力做好。”
    
    下方朱标、朱棣听到两人的对话,也都颇为骄傲。
    
    朱标没忘记朱元璋的交代,问:“贵客对这几项革新政策可有什么改善的建议?”
    
    郝光明道:“太祖对军户、卫所制度革新已经颇为得体了,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只能说,太祖既然决定在京营试验募兵制度,不妨再未雨绸缪一番,为京营的将来做些打算。
    
    因为,就算撇去将来大明京营因土木堡之战损失殆尽的事不提,京营也会因为长期驻守京城,缺乏战斗锻炼机会,而导致战斗力逐年下滑。
    
    尤其是在老一代跟随太祖的将士都故去后,新生代多是从勋贵、功勋之家选拔,较之元老一代,多半会大有不如。”
    
    听郝光明说完,朱标却忍不住问:“土木堡之战是怎么回事?”
    
    郝光明瞥了朱棣一眼,笑道:“这个啊,我不太好说,太子殿下回头可以去问问太祖皇帝。”
    
    这个时候,奉朱标命令去拿纸笔的人来了,抄写“医学体系革新”奏章的人也来了。
    
    当飞机用机械臂将一大摞明朝此时最好的纸张收进去后,朱标就准备带着朱棣离开。
    
    郝光明却喊道:“太子殿下且等等。”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博仕书屋阅读榜

博仕书屋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