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最新域名 m.boshishuwu.com
12n的握力,把棒体固定在凹槽中段。
此时棒体30%嵌在凹槽里,还没完全脱离苏神的手,处于“半交接状态”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过渡阶段,既保证棒体不丢,又为后续深度嵌入做准备。
苏神能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滑动的阻力,却没调整力道,只是保持着下压18n、推送5n的复合力,让棒体稳步往里嵌。
他的送棒臂依旧保持着上臂125度、小臂水平的姿态,连肩关节都没动过。
只要送棒臂稳,棒体的轨迹就不会偏。
也不能偏!
赵昊焕此时能清晰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的滑动,掌心肌肉随着棒体的移动微微调整张力,却没让棒体有丝毫横向偏移。
他的核心肌群更紧了,腰腹发力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哪怕钉鞋蹬地的震动传到身上,也没让接棒臂有任何晃动。
第三交接区。
这个时候牙买加那边的交接棒都已经出去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就是普通的立棒式交接。
这种交接几乎是没有什么先进性可言。
一切求稳。
不过还是那句话,因为他们以前的交接分数太低了,现在只要拿个及格,那都是大幅度提升。
这是最稳妥的办法。
米尔斯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即便是你让他们集训,也不像是别的队伍能集训那么久。
一两个月的时间,复杂的交接怕是掌握困难,不如用简单的模式。
米尔斯也想得很清楚。
这一次莫斯科之后。
不就有两年的大赛休整期?
那个时候再做一些复杂的调教会更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所以这是他在短时间内能够想到在安全属性没问题的情况下,增加牙买加队接力能力的最佳模式。
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没错,处理的也很好。
就算是弗朗西斯和他的竞争失败,现在看过去也不得不承认,即便是换成自己……
恐怕也不会好多少。
进入交接区10米处,苏神突然加快了手腕的转动速度。
从0.6m/s提升到1.2m/s,按压力度也从18n增至25n,同时食指和中指的推送力从5n加到10n,形成“强力下压 推送”的复合力。
棒体在这股力道的推动下,嵌入凹槽的速度从0.6m/s提升到0.9m/s,嵌入深度快速从30%往60%推进。
这是“超极限下压式”的核心阶段,必须用最快的速度让棒体深度嵌入。
赵昊焕立即感觉到了棒体的加速,他没有硬抗,而是顺势启动了“提拉协同”动作。
左手腕以0.4m/s的速度轻轻往上提拉6毫米,提拉力度18n,这股力与苏神的下压力形成“反向对冲”。
他能感觉到棒体在凹槽里的滑动阻力突然小了很多。
这是“超极限”的关键改良,传统下压式只有送棒方的下压力,而他们加入了接棒方的提拉,让滑动阻力降低40%,嵌入速度更快。
这也是给了赵昊焕一个信号。
让他赶紧做好准备。
最关键的时候。
来了。
只见赵昊焕的无名指和小指也终于动了。
它们慢慢向棒体靠拢,轻轻贴在棒体另一侧,与拇指、食指、中指形成“五点固定”。
拇指从上面压着,食指和中指在两侧,无名指和小指在另一侧。
360度包裹住棒体。
握力逐渐提升到47n。
此时棒体60%嵌入凹槽。
已经能感觉到棒体的重量在往自己这边传,却没敢完全发力。
还要等苏神的“卸力信号”。
苏神能感觉到棒体传来的提拉感,却没减力,反而保持着25n的下压力和10n的推送力,让棒体继续往里嵌。
他的手指已经快要碰到赵昊焕的掌心,却依旧保持着轻柔的触感,通过手指的力反馈调整动作的同步性。
只要赵昊焕的提拉力度有变化,他就会微调推送力,确保两人的动作误差不会过度。
因为到了第三交接区的时候,普遍速度都会越来越快。
那这个时候。
你要做的就不是这么简单了。
必须维持同步性。
如果这个一点没做好。
速度越快的情况下,你能够调整和弥补的空间就越小。
同步性不够,即便有一人跑得再快也不行。阅读模式加载的章节内容不完整只有一半的内容,请退出阅读模式阅读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图片章节,请推出阅读模式阅读完整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